第16版:在思
2020年03月11日 星期三
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于晓冰

    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停课了,这对即将面对中高考的毕业班学生影响最大。

    在停课期间,各种在线网课开始了,但许多教师颇有力不从心之感——且不说各种网络技术需要熟练应用,单说“抓学生”这方面,就总觉得不踏实。

    实话实说,我们对“停课不停学”、对在线上课并没有做好准备。

    如果没有疫情,这个阶段初三、高三都在做什么呢?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初三、高三都在上学期就结束了新课,要用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复习。复习阶段通常是在不断练习,许多学生实在无法招架雪片一样发下来的试卷,只能磕磕绊绊一张又一张地做,直到身心俱疲。有一些类型的问题,部分学生本来已经彻底掌握了,但依然不得不按照全班的节奏再做一遍;而有一些学生不会或似是而非的问题,自己依旧没有弄懂,也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琢磨一下如何扬长避短、查漏补缺。

    停课既是“危”也是“机”。没有了教师面对面的指导,教师的控制力没那么强了,学生可以自主掌控的时间就增多了。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也许反而可以成倍地提高效率。

    不只是疫情之中的“在线课程”,即使是疫情之后的“在校课程”,我们也应该着力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实现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到主动的“我要学”。具体而言,应该抓住以下三点:

    第一,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多数学生不可能所有学科都均衡发展,更可能是有一些学科比较有优势,另一些学科则处于相对劣势。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科乃至于其内部的知识模块:自己的水平如何,哪些掌握得好一些,哪些掌握得差一些;然后衡量一下,哪些集中投入精力就可以有较大提高,要集中“优势兵力”解决这类问题;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优势,均衡发展,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这个科目涨上去了,那个科目却掉下来了。

    第二,不要把头埋在试卷堆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抬头思考。试卷一定要做少、做精,要让试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纵横交错但又清晰有序的网络。当学生把少而精的试卷都踏踏实实弄明白、弄清楚后,面对将要进行的中高考自然就会胜券在握。

    第三,不要满足于做了许多题目甚至记住了答案,要引导学生以己为师,不留任何思维上的盲区。“以己为师”就是要学生自己扮演教师的角色,自己给自己上课,也可以给家长或其他同学上课。能否把一个问题、一类问题讲清楚,这是判断思维上是否通透的最好依据。除了自己讲题,还可以尝试自己命题——如果学生能够根据中高考试题的发展变化命制出像模像样的试题,那么面对中高考时还会紧张不安吗?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