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积分制备课:备课评价的迭代
王红顺

    过去教案检查主要看谁写得工整、谁写得多、数量够不够,现在我们学校主要从“飞检”结果、备课过程考核、教案内容消化与技能训练、教案改进、备课额外付出劳动量等5项指标,以积分形式对教师备课进行系统评价。

    设立动态随机抽查教案机制,简称“飞检”。针对教师课前抄教案、课上用不上、课后补教案应付检查的现实,学校变固定时间检查教案为随机抽查教案。

    具体方法如下:当天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学科组长分别随机抽查两位教师的教案,或问学生或与板书内容比照,看所授内容与教案是否基本相符(学校提倡课堂上动态生成,但充分预设是有必要的)。为了避免领导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如果当天学校领导有课,应主动让值日教师检查。这里的关键点是,重在用教案!

    对教师备课过程考核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查课标、教参、教材分析是否有批注;二查课本、练习册、试卷中习题是否提前做过;三查不带任何资料能否说出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这里的关键点是,重在写教案前的阅读思考。

    教案内容消化与技能训练考核釆取随机抽查形式。语文、英语学科重点抽查朗读、书写;对政史地生学科重点考核对内容熟悉程度(脱稿);理化学科重点考核实验准备与操作,共同考核对目标把握、知识点层级要求理解、主干问题与活动设计等。这里的关键点是,重在备课后的消化及技能训练。

    教案改进提升实行“1+1”改进与落实加分激励。我们推出的“1+1”教案检查,旨在让同事之间互相取长补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操作方法是,变月检查为以学科组为单位互相研讨学习教案编写。第一步:观察同事教案,填写观看同事教案的心得:向同事提一个急需改进的地方,自己可以借鉴同事的一个优点;推荐优秀教案人选。第二步:学校汇总后,以反馈卡形式反馈给教师。第三步:每个人从同事建议改进栏、学习别人长处栏各选择一项加以落实,即学习別人一个优点,改进自己一个缺点,简称“1+1”。第四步:下个月先检查“1+1”改进情况,再提出新的“1+1”,如此循环,螺旋提升。

    优秀教案评选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同时评选过程就是分享提高改进的过程。这里的关键点是,改掉一个缺点,学习一个优点,每月进步一点点。检查主要是为了诊断、改进、提高。

    备课额外付出劳动量给予加分激励。除了撰写教案外,还编制有学案,制作有课件(微课程),整理编写了资料(课程资源开发),对这些教师备课付出的额外劳动可以给予加分激励。凡是被选为校级优秀教案(学案)、课件的,学校购买知识产权,给予补助。

    这一做法有以下优点:从教案检查走向备课督查,从静态固定检查走向动态随机“飞检”,从仅关注结果走向过程与结果兼顾,从仅为了考核走向兼顾专业成长,从负面评价走向引导激励正向评价。

    需要说明是,这种方法仍然属于制度约束,随着教师对学校文化的认同,逐步变“监督、检查”为“计划、帮助、提醒”,即提早制订好各项计划,提早公布要求,以便让教师准备;如果有困难,则要及时给予帮助。行政人员与教师之间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不同岗位间的合作关系。将原来的备课检查改为备课指导,教务处会同教研组把原来放在检查上的精力都集中到如何帮助教师备好课上。变“违规扣分”为“友好提醒”,教师会在管理者友好提醒中掌握好分寸。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陈中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