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
一粒种子是怎样生根的
黄 晔

    2023年6月24日凌晨5点,我动身前往百色动车站,准备参加深圳市龙岗区与百色市靖西市、德保县“1+2”生态种子协同发展计划的第二阶段培训。彼时天未破晓,大雨如注,前路模糊不清,我心里设想着这将是一次怎样的培训,猜测着它会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有何助益……

    回想5月16日,学校通知我报名参加“教师培训师”的选拔活动。那时,我对“教师培训师”这个词的理解还只停留在“顾名思义”的水平上。但听说这次培训是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我很感兴趣。因为深圳对德保的帮扶由来已久——我们德保高中也是得到了深圳育才中学、坪山高级中学的对点帮扶后才提升了发展速度与质量。之后,通过详细了解,我得知这次培训与之前的帮扶不同,意在帮助德保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本土教师培训师,为德保教育埋下教师培训师的“种子”。这正是我想成为的角色,于是我欣然报名。

    当我乘上高铁,穿透百色厚厚的雨幕,才发现东方既白,我的心情也逐渐疏朗明媚,对未来的6天充满期待。

    在深圳的6天是极紧张而充实的。海量的新知如大雨一般冲刷着我的头脑,我感受到一粒种子在蒙昧中破土是怎样的体验。这其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当数雷斌老师。通过他的破冰活动示范以及他所讲授的《课程开发流程》《课程开发关键技术萃取》《运用PSP模型设计培训课程》等内容,使我对“教师培训师”这个概念有了明晰具体的认知。他还手把手教给我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培训师必备的技能——团队建设、课程开发、培训课程的实施流程……让我意识到破冰活动、团队建设能够打破培训师“一人讲、众人听”的僵局,充分提高参训者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我明白“培训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解决学员最大的痛点”,要根据受众的需要开发相应的课程,而不是仅仅教授自己擅长的知识;让我懂得了运用“费曼学习法”,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解决了“我不会,但是别人需要”的问题。他告诉我“学习永远从问题开始”,让我尝试“像盐溶于汤一样,将知识溶于情境”,在培训和教学中构建场景、情境,让学员产生疑问,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我牢记雷斌老师强调的“在课堂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间的联系”这句话,它解决了我多年的疑惑,让我领悟到,学生之所以总是记不住、学不会,不是因为他们不用心,而是因为我没有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知识间的连接。今后,我“不能只当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对知识进行精加工”。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在结束了6天的培训后,我回到教学岗位。在材料作文写作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我又遇到了因材料内容过多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出现观点不明、结构混乱、论证无效的问题。这时我不自觉地运用培训中学到的PSP技术,将关键信息结构化、图形化、情境化,顺利地将问题解决了。以此为契机,我将这些经验提炼总结,初步设计出自己的教师培训课程《三步教会高中生写材料作文》。

    今年9月14日,深圳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从深圳来到德保,对我们进行一对一的培训指导。我也在雷斌老师点拨下将这一课程升级为2.0版本。11月20日,在县教育局的安排下我顺利开展了第一场面向高中语文教师的培训。课后,参训教师给我的评价是“别开生面、形式有趣、内容实用”,我知道我这粒种子终于在家乡的土壤里生根了。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