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创意课
“饺”香四溢 爱满冬至
田建中

    2023年冬至,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将迎来第十四届“饺子文化节”,本届文化节以“感恩、包容、实践、科学”为主题,通过探索学习、动手实践、文艺创作、感恩教育等环节,开展一系列别开生面的饺子文化实践教育。

    从2010年建校起,学校结合办学理念和特色,把承载着团圆与欢聚、体现着勤劳与智慧、寓意着感恩与包容的饺子文化,与劳动、感恩、科学探究、大思政课等教育实践相融合,形成了以“基础、提升、创新、科研、人文”为支撑的饺子文化校本课程。

    心灵手巧基础课

    包饺子的过程对小肌肉及小肌肉群的精细动作要求较高,是手眼脑协调性训练的有效形式。和面、擀皮的过程锻炼的是手及手腕部位的肌肉群,包馅的过程训练的是手和手指动作的灵活性与敏捷性,煮饺子的过程需要眼睛看、嘴巴尝、动手操作,需要在感知能力和注意力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协同下完成。包饺子活动是对学生手、眼、脑协调能力训练的有益尝试。

    心灵手巧课旨在通过拌馅、和面、擀皮、包和煮等包饺子基础课,让学生从轻松愉快包饺子入门,逐步追求包得又快又好、精益求精,进而发展到通过变换馅料、颜色和造型改进创新。课程既让学生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手眼脑协调性,还让学生体验了劳动过程的艰辛和收获劳动果实的快乐。

    特色感恩德育课

    感恩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要素。学校通过“饺子文化节”系列活动打造特色感恩课,希望学生学会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的人。

    在每年冬至举办的“饺子文化节”现场,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活动,比如让学生观看父母辛勤劳作的照片、读父母的亲笔信、给父母送感恩信、向父母敬饺子、唱感恩父母的歌曲、拥抱父母等。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活动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增进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改善了家庭亲子关系,为学生平稳度过成长叛逆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每年冬至前后,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带着特制的感恩贺卡和象征思念的饺子返回小学母校,给当年的教师送去节日祝福,感谢他们的悉心栽培和辛勤付出。2021年第十二届“饺子文化节”,作为校长的我将高中时的两位班主任请到活动现场,在全校师生面前向两位恩师深深鞠了一躬,用实际行动为在场的所有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感恩课。

    科学创新探究课

    科学创新课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和实践操作中,按照实验的步骤、科研的方法、优化的意识,对饺子的制作工艺及烹饪方法进行改良创新。

    学生在包饺子过程中遇到了饺子馅出水的困扰,不仅弄得手上黏糊糊的,也拉低了饺子的“颜值”。学校组织开展“包饺子防出水”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反复实验,不但总结出“拌油、吸水、隔盐”等多种预防饺子馅出水的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利用包饺子活动设计了一系列简便易行的科学实验,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通过煮饺子对课堂上学到的力学、物态变化等知识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用玉米面、小麦面制作饺子皮的对比试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对比分析的能力。

    生活中的情境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学校让学生一边煮饺子一边观察热量传递、饺子浮沉、物态变化等现象,记录饺子的数量、煮饺子的时间、用多少水等数据,有助于学生领悟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组合优化的创新意识。通过挖掘饺子文化蕴含的科学知识,学校将饺子课程变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催化剂”。

    社会实践体验课

    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深入社会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学校通过搭建平台,让社会资源为教育赋能:以饺子为媒介,开展“送饺子”慰问活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组织学生到贫困山区慰问留守儿童;把门卫师傅、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生活中高频接触的社会人群作为学生实践的着眼点,引导学生在送饺子的过程中勇敢地走出家门、校门,尝试与身边的人主动接触、和谐相处;引导学生尝试参与“家门的卫士”“环境美容师”“交通秩序守护神”等角色体验和岗位锻炼,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成长,在体验式学习中完善人格,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谐包容素养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和谐和包容。饺子是能包能容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中华文化和谐与包容的精神。饺子皮能包各种馅料,人们包饺子的过程追求皮薄馅多、色香味俱佳,学生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了和谐与包容的心态,进而完善人格、升华境界。

    饺子历史久远、传播广泛,在山东省滕州市的薛国古墓中发现的饺子,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在新疆吐鲁番古墓中出土的饺子,说明饺子早已沿着丝绸之路广泛传播……学校通过书籍、视频、图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等文化,进而实地走访一些历史遗迹,感受饺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包饺子、文艺演出到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从单一形式到多元创新,学校通过对饺子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探索、阐释,形成了以饺子文化为载体的系列课程,让饺子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焕发出时代光彩。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