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6日 星期三
◎代表委员之声

    祝响响代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

    教龄津贴事关教师工资待遇,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热点。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教师祝响响提到,随着工资、物价、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教龄津贴已有38年未调整。2022年春节后,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提高教龄津贴标准要求,教育部把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写入了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为此,她建议,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应加快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工作的进度,更好地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期望和需求,鼓励他们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马丹代表:完善中国特色美育体系 提升学校美育育人功能

    近年来,美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更多重视。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马丹在调研中发现,现阶段,校园美育体系还存在着忽略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区域差异明显、美育课程缺乏实践环节、美育课程评价体系较为简单等问题。为此她呼吁开发智慧美育平台,提升美育教师数字化素养,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美育资源数字化;促进课程设计与教学场景改造融合发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引进校外社会资源,在民族地区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多措并举保障美育实践活动;发展传统文化课程、活动、社团,探索跨学科整合,建设文化传承学校,构建美育浸润多样化渠道。

    汪惠仁委员: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大文学史”书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中华文化赓续创新与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今年特别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大文学史”的书写,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内涵与现实实践经由文学表达与出版传播,可以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应该进一步深入研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大文学史”建构的可行性,进一步深入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共同奋斗的现实实践,进一步聚合全球华语写作资源,留住中华文化乡愁。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