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6日 星期三
微评

    江西省崇义县近期出台“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礼遇机制,给新人家庭提供子女入学、交通出行、健康体检等正向激励。其中,“子女入学”礼遇内容为:“零彩礼”“低彩礼”夫妻的子女(含农村户口)持礼遇卡可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入学。该规定强调优先入学需按照当地教育政策,将学生放在居住地学区的第一序列,并非学生可以随意择校。

    ————————————————

    平等享受入学机会、教育权利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保障到位,与“彩礼”无关,与家庭是否践行文明行为也无关。将家庭是否践行文明婚俗习惯与入学机会和受教育权利挂钩,是一种破坏教育公平和受教育权利的行为。公平是必须恪守的原则、底线,更是教育的公益底色。保护受教育者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是法定权利、义务和责任,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得违背。

    (河南省禹州市教育体育局 许朝军)

    捆绑教育之事屡见不鲜、层出不穷,无关事项强行植入教育,让教育部门承载社会压力,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做法”一旦盛行,很容易撕开任何部门都可以在不懂教育的情况下干扰教育的口子。让教育“轻装上阵”,让教育人专心、安心办教育,专注教育教学和研究,教育才能走出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小学 钟愧傲)

    当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资源稀缺时,涉及教育公共资源分配之事应慎之又慎。如果政府部门将“优先入学”当作“万能礼包”,在整治“天价彩礼”、招商引资、拆迁安置等方面任性使用行政手段切分教育这块“蛋糕”,结果可能是“优先一个,伤害一群”。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局 叶青)

    以第一顺序入学为噱头,可能会变相助推当地“择校热”,打破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公平规则,损害适龄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招牌”,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却不知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心学校 杨启锋)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