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微评
•本期主持人•
四川省剑阁县金仙小学 张小军

    春暖花开之际,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启校外活动,博物馆、科技馆、风景区等成为热门之地。但也有一些学校对此并不重视,只是带学生到野外看看风景、做做饭,学生也玩得兴致盎然。不同学校的选择,呈现出“重学”“重游”“奢华”“朴素”等设计取向。

    ————————————————

    “重学”“重游”“奢华”“朴素”,不同的选择彰显了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将春游看作一次单纯的外出活动,还是将春游看作一个育人契机。不同的理念和目标会衍生不同的活动方案。如果作为育人契机,学校不仅要科学设计活动方案,还要将包括春游在内的各种研学活动写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因地因时制宜,实现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类似活动的有机关联。

    (山西省壶关县教育局 秦风明)

    春游当然不止于野炊、赏景,作为教师和家长,我更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是否了解孩子需求。春游的主体是孩子,应该以孩子喜欢的方式组织,如此才能让孩子深度参与。二是以什么方式实施。我认为春游是研学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基于孩子兴趣设计一个项目式学习方案,将“学”与“游”有机结合,避免春游停留在愉悦情绪的层面。

    (四川省苍溪县歧坪小学 权卿宗)

    “重玩”式春游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学校不妨放下“学”的约束,引导学生在内容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的春游中放飞想象,思考生命短长,感悟生命神奇,学习用生命滋养生命,塑造蓬勃向上的自己。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 周芳元)

    游什么地方、设计哪些项目、怎样学得深刻,学校还要听听教师、家长、孩子的声音。如果孩子想多玩一玩,学校可以多预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把“游后”作业设计得弹性一些。如果游的资源更利于“学”,则学校可以把研学项目做深一些。如果学生家庭条件差异较大,在家长陪护和经费收用方面,学校就要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让家庭困难学生也能愉快成行。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校 罗琼华)

    春游与研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校不能以研学的名义去春游,也不能以春游为目的去研学,否则学生可能既玩不痛快又学不明白。模糊两者之间的界限,反而不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

    (安徽省祁门县胥岭学校 孙祁岗)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