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升旗仪式是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阵地,为了让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能更好地发挥多重教育功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们进行了精心策划和组织,力求通过高质量的升旗活动,让学生在满满的仪式感中接受熏陶和感染,使活动育人的效果最大化。
学生队伍有范
每周一清晨,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的操场上,肃立着近6000人的队伍,整齐的队礼、炽热的眼神、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这是学校每周最为常见而又亮丽的风景——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其中,最美的风景是风采各异的学生队伍:英姿飒爽的仪仗队,精神抖擞的鼓号队,神气十足的“向阳花少年”,挺拔肃立的旗手、护旗手,训练有素的大队委主持人……
为了让每支队伍在活动中展现完美的风采,少先队大队部的师生提前一周开展各项工作的训练。校长也会提前关注和检查,确保每一名上台展示的学生都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状态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活动板块有型
为了让升旗仪式真正成为育人阵地,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创设了相对固定的活动板块,形成了“主持人开场—值周中队介绍—向阳花少年亮相介绍—升旗仪式—班级国旗下展演—表彰优秀及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基本活动框架。
每周的升旗仪式由不同的学生主持,不同的中队参与升旗工作,不同的队员进行国旗下讲话,各年级根据每周主题评选出的向阳花好少年也绝不重复,每周流动红旗的公布是学生最为期待和激动的时刻。
我们认为,要把每周的升旗仪式建成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展示风采的大舞台,学习榜样的好机会,更是每位师生畅享荣誉的高光时刻。
内容设置有料
国旗下讲话是升旗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家、爱校、爱祖国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国旗下讲话更有料、有效,学校根据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精心制定了每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有清明节致敬英烈、九·一八事变、国家公祭日、了解国旗国徽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学雷锋树新风、中国少先队建队日、中国梦等理想信念教育,还有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传统文化的传承……
每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还与少先队红领巾奖章“立德章、梦想章、团结章、勇敢章、健体章”等争章活动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帮助他们做好校服管理、文明言行、学法守法、强健体魄等工作。
值周中队根据既定主题提前两周准备,少先队大队对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严格审核,反复排练后才能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展示。
表现形式有趣
为了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入脑入心,各中队围绕主题对形式进行了创新,演讲、诗歌朗诵、快板诵读、小品、相声、情景剧等形式层出不穷。虽然可能只有短短的三五分钟,但学生精彩的表现给全校师生呈现了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内容真正融入师生的心中,让严肃紧张的升旗仪式不乏生动活泼和轻松愉悦。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高质量的活动,升旗仪式就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品行习惯的重要阵地,只要活动开展得有效、有序、有料、有趣,就能收获良好的育人效果。
(作者分别系贵州省毕节市实验学校校长、毕节市实验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