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谁在读报

    微笑,是课堂最美的语言

    读了980期《中国教师报》吴春来老师的《尊重,是课堂最美的风景》一文感受颇深。作者的“五多课堂”让尊重成为课堂最美的风景。数学教师可能不如语文教师那样能妙语连珠,但同样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有时“不着一字”,面对学生只会心一笑,却成了课堂最美的语言。

    记得听过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节公开课。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无论对与错,他总是爽朗“呵呵”一笑,随后学生或自我反思“顿悟”,或补充矫正,或精彩表述,不着一字的“化错”,化“腐朽为神奇”!这或许正是华应龙老师爽朗“一笑”的魅力。听特级教师吴正宪的示范课,也能感受到“微笑”的力量,学生回答问题时,年近七旬的吴老师总是微笑着蹲在学生身边支着话筒,倾听学生的回答,课堂上学生学习探究总是乐此不疲,不愿意下课,微笑与姿态感动着学生,激起课堂层层涟漪,也打动着在场听课的教师。

    数学知识本身其乐无穷,如果再以“微笑”为佐料,“烹饪”出数学美味大餐,那将是数学教学的进阶。总之,尊重是课堂最美的风景,微笑是课堂最美的语言!

    (新疆拜城县第四小学教师 姜德俊)

    学知识与做项目的统一

    读979期《中国教师报》特级教师王林慧的《项目式学习如何与跨学科学习互嵌融通》一文,让我对项目式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一学期开始,我所在的区域已经在全市范围开展高中课程的项目式学习。一线教师普遍遇到一个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选题。如何选好题进而推动师生开展相关研究是项目式学习首要关注的问题。如何选择更有价值的题目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并增强学生的家国意识和乡土意识呢?为此,我校各学科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例如,化学组的“酿醋工程与化学实践”就把化学学科知识与山西当地的酿醋进行有机结合,这既是身边具体的案例,又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政治组的“防欺凌情景剧”表演则结合学生集体生活可能出现的情境与思政内容进行融合,让学生在表演中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要进行“反欺凌”教育。总之,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走进工厂、走向社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现了学知识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山西省介休市第十中学校教师 贺葛泉)

    “关系发现”融洽了关系

    969期《中国教师报》陈大伟老师的《怎样理解观课议课的“关系发现”》一文,从关系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观课议课中“关系发现”的重要性,让我进一步更新了对观课议课作为研究性教研活动的本质理解。

    陈大伟老师通过两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观课议课一定要发现关系。“关系发现”是观课议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它要求教师敏锐地观察和发现各种现象,然后确定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关系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堂。在观课过程中,通过共同观察、分析和讨论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见解,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能营造一种积极的教研氛围。“关系发现”关注了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在观课议课过程中,教师需要透过教学行为猜想行为背后的依据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种对教育假设的深入探究有助于教师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胡新颖)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