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与同方知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本报讯(记者 万景达) 5月21日,中国教师报与同方知网在北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商定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吕同舟表示,同方知网是行业头部企业,中国教师报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教育媒体,期待双方在深化合作中互利互助、形成共识,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和优质产品,共同为中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同方知网总经理张宏伟表示,同方知网作为央企子企业,承担着众多社会责任,服务教育是始终不变的初心与使命,希望与中国教师报强强联手、深度合作,更好地服务广大教师,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储召生、同方知网教育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强浩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基于共同的合作目标,未来双方将在文献资源数字出版合作、拓展优质资源精品化传播、联合搭建学术交流及推广平台、联合宣传双向赋能、提高品牌市场价值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楠楠) 5月24日,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主题为“聚焦科学教育一体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黄海军强调了科学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他鼓励中小学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大中小学互动贯通,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条件。
教育部校外监管司业务管理处处长章空尽表示,要牢牢把握科学教育实验改革的重要契机,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场所场景构建和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介绍了海淀区开展科学教育的良好基础,她认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要把握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培养过程要面向全体、兴趣导向、纵横协同、灵活弹性、集团统领,多方共同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和育人新生态,着力建设科学类特色课程群和贯通培养体系。
广西梧州:打造科学教育 “大课堂”
本报讯(通讯员 范艳玲 黎敏娟) 日前,广西梧州首届初、高中物理文化节在梧州市第十六中学落幕,来自该市多所市直学校和7个县(市、区)的8万多名学生和1200多名教师参加了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以“探索·融合·创新 赋能科学教育”为主题,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以跨学科的方式将中学物理实践活动与文化元素融合,探索打造科学教育“大课堂”,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提升。
深圳罗湖:“思乐课堂”有了“自互”表达
本报讯(记者 韩世文 通讯员 刘春明) 在教学方式转型的实践探索中,学校如何在区域整体特色基础上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堂模式?在日前举办的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暨罗外实验“自互”课堂教学研讨会上,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会上,该校校长李国文介绍了近一年来“自互”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经验。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陈小波表示,该校课改有理念、有规划、有行动、有亮点、有成效、有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据悉,该校自2023年聚焦课堂模式转型,由传统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互课堂”,强调自主、互助。
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李婧淑) 5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学区在中关村第二小学开展北京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中,来自中关村二小等学校的教师围绕不同课题进行了同课异构优质课堂风采展示。北京市教育学会执行秘书长贾美华等专家对展示进行点评并给出建议。
青龙桥学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区将继续组织教研员与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学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