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让“红旗”指引我们成长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红旗小学特色办学采撷
高 博

    风起珠江,潮涌虎门。185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主导的虎门销烟,力破万钧,催发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励全体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勇往直前;1978年,我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此创立,使虎门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让“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里涵养深耕。

    时光奔腾不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红旗小学亦不甘落后,在70年办学历史中,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拓中发展,呈现出一段新时代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旗小学位于虎门镇城区500多米长的太平中心路中段,在这条深巷人来人往的喧嚣声与烟火气里,红旗小学努力突破空间的限制,借助虎门镇东方小学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发挥历史文化底蕴和既有人文特点,深入挖掘“每个人都是一面红旗”“人人都是扛旗手”的红旗精神,通过红色核心文化的导向,全力打造“红旗”教育品牌,引领广大学子心向红旗,向阳生长。

    在文化感召中凝聚力量,立起红旗精神旗帜

    走进虎门镇红旗小学,你会被这里扑面而来的“红旗”特色所吸引。校门口矗立的校名牌,宛若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指引前行;校园入口处蓝红相间的墙壁上赫然印着“每个人都是一面红旗”的大字发人深省;教学大楼正面镌刻着“校训——我在红旗在、勇毅向未来,校风——擎旗奋进,以红养正,教风——扛旗担当,立德馨艺,学风——立旗求索,正气修身”;还有一面舒展的巨型旗帜悬挂于教学楼正中央,将“中国梦、红旗魂”六个大字深深印刻在每一位师生心中。

    “红旗不仅是我们校名的组成,学校的形象标识,更是一种信仰的象征,指引我们牢记使命,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阳光向上的红旗少年;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每一名学子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人人都能成为一面红旗。”东方小学集团总校长刘雄山表示。

    红旗精神不是一天炼成的,而是经历了三年多改革探索期的提炼与培育。2020年,红旗小学被纳入集团化办学行列不久,聂武到红旗小学担任执行校长,肩负起改革创新、提升红旗小学办学质量的任务。当时的红旗小学呈现出一种较为传统的办学状态,教师平均年龄超过44岁,大多在学校任教几十年,对学校高质量发展既缺乏动力更缺乏信心。聂武尝试了一些成熟的改革方案,比如复制集团龙头校的成功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反对意见。他决定从内部变革做起,用潜移默化的改变唤醒师生自信、凝聚师生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环境的改变是第一步。考虑到师生出校门一米即是马路,没有缓冲区,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领导班子提议对学校陈旧的大门进行翻修,“改头换面”后的校门口不仅让师生安全有了保障,也让这所70岁的学校精神了许多。同时对学校的小球场进行腾空改造,让“全员大课间”终于从口号变成了现实。利用校友公益捐助和师生、家委会的力量完成“校友读吧”等校园空间的建设,增设图书近万册。学校还完善了绘画室、科技室,增设了舞蹈室,改造了劳动基地,让“五育并举”的落实有了更充足的施展空间……这些看得见的变化,如一缕风吹进了师生心中,让大家感受到“新生”的开始。

    氛围的营造是第二步。聂武是体育名师出身,他深知身体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营造运动氛围,学校一方面开展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主题运动会,一方面带领体育科组教师组织学生过五关、斩六将从镇区突围,参加东莞市32个镇街小学生技能比赛,并以15个项目7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的总成绩荣获团体总分一等奖,这是学校自1984年以来获得的第二个市级荣誉,颠覆了社会各界和师生家长对红旗小学的认知。抓住这个契机,学校因地制宜选择跳绳项目作为支点,紧紧围绕课内、课间、课后三个时间段,运用信息化手段,利用体育课、特色大课间、课间PK赛、年级绳王争霸赛、梯队训练、校队训练、花样跳绳队训练、每周班级挑战赛、跳绳主题运动会等九个维度的“三段九维”模式推进特色项目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师生代表还被邀请到东莞电视台参与莞邑良师专题节目的录制。

    精神的唤醒是第三步。学校扎牢德育阵地,每年定期开展国防教育进学校活动,并树立“国旗队”这道亮丽风景线,持续的国防教育在这里自然生成。学校还精心打造出“进门即校史馆”的文化引领格局,铺陈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长卷。学生踏入校门、穿过“校史馆”便能看到学校70年的峥嵘历史;再深入校园,抬头可见“理念墙”,冲锋的号角鲜明地展现学校当前“以红养正”的发展目标;再向校园内部深入探究,每一间教室都被打造成英雄班级,班班都有基于红色主题的文化构建、精神宣讲、主题班会活动,科技、劳动课程重点实施的新时代办学理念在这里全面落实……如此具有时空延展的校园文化布局,让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发展精彩呈现,让每一名红旗学子在日用而不觉的熏陶中,精神世界更加充盈,红色精神不断涤荡。

    “在这样不断改变影响感召中,时机成熟了,我们开始进行学校特色顶层设计,凝练出红色精神内核,提出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组成的红旗教育办学理念。”总校长刘雄山说,“这既是对学校70年办学历史的继承,也是对虎门这座城市爱国主义、敢为人先精神的发扬,更是擦亮了我们的办学底色和目标——要以红养正,培根铸魂,培养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红旗娃,让每一名师生都成为一面红旗,人人争做红旗,朝着目标勇往直前”。

    在红色体系中启智润心,做强红旗教育品质

    在红色文化耳濡目染的同时,学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结合生态育人理念,利用“小校园·大生态”理念,建设好生态校园,构建“农耕农业—现代农业”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学子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能体验躬耕之乐,感受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体验劳动才有收获的人生道理;开展诗词大会,组织唱队歌、展队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向上力量;进一步优化“两面三级”的信息化“旗帜班级”“旗帜教师”“红旗少年”评价系统,让师生都能综合全面发展。

    课程是学校实施红色办学理念的重要抓手。学校深化“品质课堂”教学改革,融合“知行合一”理念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价值,构建“知、行、健”三维课程体系,夯实人文认知。“知”即基础课程,“行”即拓展课程,“健”即特色课程。同时,学校以国家课程为核心,打造基于学科融合、素养提升的红色课程,以点带面构建跳绳(体育与健康)、竖笛(音乐)、线描(美术)、薄荷种植、鸽子养殖(劳动)、天文(科技)“六个一”校本特色课程,在语文学科分年级开设“我是红旗娃”自我介绍活动、“走红色之路”红色经典故事比赛、“咏红色精神”朗诵比赛、“知红色内涵”心中的英雄人物现场分享活动、“传红色文化”诗词大会等一系列阶梯式成长特色活动;在数学学科开设重走长征路、小红军巧解连环画、红色主题跳蚤市场,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融入游戏,寓教于乐;在英语学科开展才艺大比拼、书写展示、口语大赛、红色文化手抄报等比赛。

    这样的课程模块就像一扇扇窗户,打开的不仅是知识点,而且是一种思维的拓展、格局的打开,以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有面对未来主动思考的能力。执行校长聂武至今仍坚持上课,说起自己的课堂,他津津乐道。“我跟孩子们上道德与法治课,展开中国地图讲我们东线、西线、南海的布局,讲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定位,讲我们国家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以此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一位学子在国家发展使命和目标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的体育课上,不仅给学生讲动作技术要领,更讲背后的原理和思维理念,通过体能与技能融合,让学生收获满满。”

    因此,红旗小学的课堂上,不仅仅有知识的传播,也有精神的涵养,更有未来视野的启发。学校也紧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不断开拓创新的劲头,创制品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精神熏陶中自信自强,实现红旗进位争先

    风雨兼程三载,红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情怀,引领师生胸怀“国之大者”,树立远大梦想;红旗是一种榜样,激发人人奋进拼搏、向上向好的内驱力量;红旗是一粒火种,让昂扬的精神风貌染红小巷深处;红旗是一缕春风,吹艳了满园齐放的百花……在红旗精神的引领下,红旗小学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实现蓄势、赶超、进位争先的大踏步跨越。学校荣获东莞市小学生运动能力展示活动团体总分一等奖,成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基地,并申报成为第四批全国青少年健康促进学校,红旗教育品牌在集团乃至虎门也日渐闻名,成为当地教育一道鲜明的风景线。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面向未来,总校长刘雄山笃定地说:“有红旗精神的托举,我们信心饱满,将以更大的动力推进改革发展,用更多的实招硬招提升教育办学质量,以更大的情怀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让红旗师生的活力动力创新力竞相迸发,铺展出更新更美的红旗画卷。”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