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义务教育差距,实现县域教育资源共享互补、均衡提升,2018年在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李元昌的指导下,黑龙江省宝清县引导教师走上校本主题研修之路,开始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校本主题研修模式。5年时间里,宝清县教体局引领教师沿着“问题—学习—探究—问题”的路径,立足县情、校情实际,致力于教研、科研融合,积极开展了大量的校本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校本主题研修在宝清教育的土壤中落地生根,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本土化的校本主题研修体系,成为宝清教育的一大特色。 完善主题研修机制。5年前,宝清县作为校本主题研修的“新生”,虽满怀热情与期待,但因缺少工作导向和实践经验,导致研修工作开展情况未达到预期效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县教体局制定了《宝清县校本主题研修实施方案》,明确了推进校本主题研修工作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措施,并细致阐述了阶段性目标,为校本主题研修指明了发展方向。同年,《宝清县校本主题研修工作制度》《宝清县校本主题研修奖惩制度》的出台,进一步细化了学校和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增强了学校和教师的自我表现意识、竞争意识及主人翁意识,促进了校本主题研修工作从“标准化”到“规范化”再到“精细化”的发展。2022年5月,县教体局出台了《宝清县优秀研修单位和个人评选方案和评价机制》,引导学校和教师注重经验总结、加强成果提炼、形成工作亮点。各种制度的制定、完善、实施,为校本主题研修逐步走上正轨保驾护航。 规范使用四本手册。研修手册是践行校本主题研修工作的记录,是引领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具。推进之初,我们精心编排了包括学校管理、领导研修过程、研修组活动、教师个人研修四本手册。坚持以《校本主题研修领导研修过程手册》为切入点,明确了校长带头研修、业务领导常态研修、广大教师积极主动研修的工作思路。为规范研修手册填写、树立榜样,宝清县坚持每年举办研修手册评选展示活动,评“真”评“实”评亮点,示“规”示“范”示特色,促进了全体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将校本主题研修与教学、教研、培训等工作紧密结合,实现校本主题研修本土化;县教体局依据研修手册宏观把控全局,将涉及部门工作目标整合统一;各校将研修过程、读书笔记、教学随笔、听课记录、集体备课记录、集体教研记录及部分教案有机融合,达到了既为教师“减负”又实现“增效”的效果。 全员参与片区联动。为激发学校、教师研修积极性,我们重新划分研修区,确定研修区牵头学校,对研修区工作作出新的具体明确要求。通过新研修区的划分,促进城乡学校的紧密联系,实现“城乡共研”的目标。 为进一步凸显教师个体在研修中的主体力量,促进教师互助学习、校际合作交流、研修区联动协作,宝清县每学期选定成型的中小学各一所开展校本主题研修教学开放活动,开放学校的每位教师至少把一次探索的主题、预计解决的问题、学习内容、启发感想和完整的课堂教学展示给其他学校教师,形成互促互进互融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每年一次全员参与的“我的主题、我的课”教学大赛活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系,实现片区间的研修互动、互通有无。 积累经验不断创新。为使校本主题研修更具操作性,我们将活动贯穿研修工作全过程,特别是在关键时期和重要节点,县教体局不定期举办校本主题研修教研员座谈会、“我的主题,我的研修方案论证研讨交流活动”“我的主题,我的研修组主题探索”等活动。同时,鼓励各校立足学校实际,摒弃“拿来主义”,将经验与实践相融合,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研修之路,各学校逐渐形成了适合本校师生发展的研修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2个先进研修区、6所主题研修示范学校、60个优秀研修组、150余名主题研修骨干教师,全县先后有600余人次的研修成果获双鸭山市一、二等奖。2022年5月,县教体局申报的省级科研课题“校本主题研修系统的区域构建与实践应用研究”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科研课题。5年来,宝清县践行校本主题研修引领教师自主成长,学校特色发展了、教师素质提高了、研修实效增强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全县教师的问题意识、学习意识、研究意识有了明显提升,研修文化悄然形成。 (作者系黑龙江省宝清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