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区域新力量
边疆县跑出“新赛道”
杨 迪

    提起麻栗坡或许许多人不知道,但说起“老山战役”就耳熟能详。在这样一个边境线长272公里,山区面积占99.9%的边境县,新建一所学校或者一幢楼房,仅“三通一平”所需资金就占总投资的20%—30%,大部分学校建在“山尖尖、山梁梁、山坡坡、山沟沟、山凹凹”,师资力量弱、优秀生源流失……教育发展经历了几轮滑落。

    为扭转发展的被动局面,自2022年以来,云南省麻栗坡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多次奔赴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结合实际对标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着手起草了《麻栗坡县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十七条措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绝地反击”。

    认清形势,敢为人先抢占“新高地”。对于20世纪70年代还在支前参战,改革开放时间比其他地区足足晚了10余年的边境小县,经济发展慢、民族复杂、居住分散,这就要求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教育高质量三年行动机遇,可“拼什么”又成为摆在眼前的最大难题。思来想去,麻栗坡县最具优势的是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这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于是麻栗坡县大胆推进红色教育,深挖“英雄老山”这座“富矿”,“一校一品”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传承“老山精神”的前沿和窗口。我们收集90余位英雄人物故事编纂《麻栗坡本土红色故事集》,整理12首老山红歌编成《红歌本》,开发具有麻栗坡特色的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34门,创建“云岭先锋·育人红烛”党建工作示范学校12所,打造“五星级”示范党支部4个,涌现出“魂正根红·有为民中”“英雄老山·红色响水”等一批学校红色党建品牌,在红色教育中跑出“新赛道”。

    步履坚定,铿锵前行展示“新形象”。找到“路子”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又困住了前进的步伐。为此,麻栗坡县从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着手,持续推进“沪文协作”“西部计划”“省管校用”等项目,先后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云南宣威第一中学等达成结对帮扶协议,帮扶教师遍布11个乡镇、225所学校。帮扶教师团队通过专题报告、参与管理、经验交流等形式,积极构建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在办学思想、管理策略、文化建设、高中办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受援学校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机制。2024年,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较去年总体提升,在人民群众中展示了“新形象”。

    锚定目标,苦干实干练就“新战法”。外援资源的注入让麻栗坡进一步借梯登高,但“打铁还需自身硬”,结合近年来教学质量分析,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扩优提质、激发教职工自我加压,麻栗坡县教育体育局将全县学校按照学段学科划分为257个教研网格,全面实行“网格化教研”。改革制度的推进占用了教师一定的休息时间,示范课、优质课的要求更严更细,教师出现消极情绪,不愿意跳出“舒适圈”。为打破困境,麻栗坡县实施“三随机”(随机上课、随机评课、随机督察)机制,教师人人备课等待抽取公开课名额,人人听课等待评课环节,县教育体育局督察组随机“推门听课”,以“有效输出”倒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向前再迈一步。同时,大力支持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开展“青蓝结对”“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等活动,三年来累计开展“送教送培”活动30余场(次),累计帮助600余名年轻教师逐步走向专业化发展,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上练就“新战法”。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麻栗坡县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