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闲的时候聊聊教育,分享育儿故事在编辑部是常有的事,有的故事啼笑皆非,有的故事则让人五味杂陈,其中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同事孩子的同学,每周一到周六都是出了校门就去辅导班或兴趣班,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去学习的路上。迷惑之处是,这样的童年在这个孩子眼中很正常“大家不是都这样吗”。不仅“卷”学业,这个普通小学的学生还开始“卷”国家二级运动员,但不是为了走专业运动员道路,纯粹为了升学“加分”。 最近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北京大学副教授林小英回到母校与后辈对话,谈及教育内卷的言论引发舆论热潮。有人表示“发人深省”,也有人强烈反对“站着说话不腰疼”。从“鸡娃”到内卷,暴露了成年人无法消解的教育焦虑。投入内卷大军的许多家长,最终目标是让孩子上清北。可是,人生到了理想高校就结束了吗?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曾说,疯狂内卷是要付出代价的。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李佳丽通过PSM模型分析香港中学生数学、科学、阅读三门课程的补习效果时发现,参加校外培训对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对科学和阅读的成绩没有影响。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调查数据,2023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也显示,整个学生群体的夜间睡眠时间不足8个小时。与此同时,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判断也变得单一甚至扭曲。林小英母校的一些学生就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如果学历不高的话,你就没有未来,这一辈子就完了”。更不要说时不时曝出的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出现的恶性事件。孩子早早被抛入非良性竞争中,已身心俱疲。 为此,很多人主张反内卷。这一点,也可以从内卷的定义中得到印证。 “内卷”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人类学家戈登威泽将其定义为既没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不断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王红在此基础上研究各领域专家对“内卷化”的界定并提出:“内”指难以突破的封闭性框架和限制条件;“卷”是在毫无创新的样态下相关资源的无限叠加,无法引发事物根本性变化;“化”指模式化,是事物陷入内卷状态后受到效用假象影响形成的一种惯性。 借此可以透视当下教育内卷是封闭空间内的无效竞争。教师、家长将目光锁定在教育范围之内,只关注孩子成绩,忽略了孩子未来与社会、生活的连接以及面对未来工作生活所需的素养和能力。“封闭”还指“五育”之中智育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其他素养和能力被边缘化;教育内卷是一种缺乏内涵的发展方式,是以提高学科成绩为目标的刷题、补课,是“时间+汗水”的应试策略。而为了在内卷之中崭露头角,一些地方以成绩和升学率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甚至在职称评定中也出现“唯成绩”现象,相关群体怨言并不少。 所以,有人建议通过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彻底解决问题。其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未停止,但考试招生制度是一艘巨轮,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循序渐进,徐徐图之,要避免以制造新问题的方式解决老问题。 那么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价漫画家蔡志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女儿上小学第一天就让孩子自己回家;女儿12岁时为了赚取更多零花钱想要考看护执照,他没有阻止也没有批评女儿影响了学习;女儿数学考零分,他还请孩子吃牛排。不过,蔡志忠的“不加施教”非但没有把女儿养废,反而让女儿更优秀:12岁时孩子便可以一个人飞到国外旅行;17岁时独自一人去美国参加入学面试,通过了4所知名大学的审核;上大学后,她又用5年时间攻读两所学校的专业并拿到双学位。 人们看到的是蔡志忠的“不负责任”,却没看到他是得到女儿肯定答复后才允许孩子一个人回家;孩子想赚更多零花钱,他引导孩子尝试画画赚钱;孩子考零分,他宽慰孩子“这就像走过一公里地雷区,连一颗都没有踩中,好厉害”。尊重、引导、包容,是这些看似柔软、温暖的举动让孩子获得了力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空间。 教育是温情的,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这决定了教育结果无法用成绩或者一串数据来衡量。数据是真实的,孩子的感受和情感也是真实的,用心养育这份情感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拼的是孩子的耐力和持久力。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转变观念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教与学可以与真实世界有更多联系,让孩子在解决社会真实问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与此同时,不要忽略孩子的多样化需求,给孩子的生活输入更多的元素,让孩子在丰富的体验中找到舒缓情绪的通道。当陪伴者熟悉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对孩子的积极变化看得更加清晰,才能在潮流和诱惑之下保持定力,让孩子拥有自洽的人生。 (作者系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