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5年来奖励乡村教师1500余名,为展示乡村教师风采,助力乡村振兴,本报特开设“在乡村教书育人”专栏。
——————————————————
2013年,我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走上了从教之路。一晃11年过去了,很多人离开了,也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一直留在这儿?很简单,因为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年轻教师来坚守。
还记得刚开始当班主任时,我遇到了从市区转学来的八年级学生曹同学,她妈妈称她为“问题”女孩——乱花钱、打架、抽烟、逃课。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的内心其实也很忐忑,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消沉堕落下去,荒废学业和人生吧?于是,我上网搜索类似案例进行研究,并向她妈妈了解孩子发生改变的时间、转变之前的表现,探寻发生改变的缘由。
做好充足准备后,借着一次给学生准备香蕉饼的契机,我从曹同学最爱的美食开启两枚“吃货”的探讨,拉近彼此的距离;利用课余时间,和她一起看纪录片,一起在操场散步,陪她打乒乓球……经过多次交流,她好像把我当成了姐姐,并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引发的后果。
发现她有了改变的念头,但又怕她不能坚持,于是我推选她当了班长,让她以身作则,约束自己的言行。她没有辜负我的“良苦用心”,从开始的一点点克制到后来发生巨大转变,最后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和同学学习的榜样。最终,她敲开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沅江市第一中学的大门。
后来,她写信告诉我:“转变之后我的父母又惊又喜,他们都想将我转回市区,但被我拒绝了。我因为不听话转学而遇见了您,是您改变了我,或许还改变了我的一生。”她的话让我感动,也让我震撼,或许这就是教育和坚守的意义。
张同学是我当七年级班主任时遇到的一个男孩,被同学和教师认为好动的孩子,经常违反纪律。刚开始时,我对他也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但想着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不仅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而且会影响教师的课堂管理及课堂效率,进而会影响他自己一辈子。于是,我对他展开深入“研究”,但不管家访还是谈心,都收效甚微。
张同学是留守儿童,平时在校住宿,周五才由叔叔接回家。一次,他感冒发烧了,给他叔叔打电话没人接,他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没办法接他回家。不得已,尽管我不会骑自行车,但还是把他扶到车后座上,将他推到了卫生院。之后,我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宿舍,经过连续几天的照料,他终于好了。
之后,他变了,虽然上课时依旧表现得听不太懂,但不再自顾自地玩了,而是专注于听课。基于这一发现,我问他是不是听不懂,愿不愿意学?他坚定地点点头。
冲着他点头时坚定和渴望的眼神,我对他开启了连续3年的一对一免费课余辅导。经过不懈努力,他的数学成绩从最初的20多分提高到中考的100多分,其他科目成绩也有显著提高,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结果。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重拾了自信,改变了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
我将牵挂放在了学生身上,学生也回馈了一个又一个让我感动的举动——一杯热水、一声问候、一次次进步,这不仅给了我坚守的动力,还让我在学生身上找到了自己散发微光的意义。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乡村教育更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交融,是在寂静里守望天空,等待放飞的期盼。今后,我要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新方法,用自己散发的微光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作者系湖南省沅江市共华镇新华学校教师,入选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