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新闻专递

    教育部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

    本报讯(记者 史辛) 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在福建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工作进展,交流经验做法,持续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是独特宝贵的教育资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理论渊源、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会议强调,各地各校要把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作为常抓不懈的政治任务,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同配合,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明确“进什么”“怎么进”“如何教”等关键问题,持续推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福建省教育厅、复旦大学、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教育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作会议经验交流。与会人员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成果展,现场观看了三堂微课展示,并到福州、宁德等地进行了现场学习。

    教育部部署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

    本报讯(记者 史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师生语言文化素养。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尊重规律、守正创新、系统推进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坐姿和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正确掌握规范汉字的字形和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能力;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等基本目标。

    《通知》提出八个方面的任务措施。一是培养良好书写习惯,助力预防和矫正学生“脊柱侧弯”和“小眼镜”;二是提高规范书写水平,培养学生逐步学会书写正楷字和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不断提高书写质量和速度;三是传承优秀汉字文化,培养学生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四是统筹发挥一、二课堂作用,鼓励多种形式加强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五是规范校园用字,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六是发挥教师表率作用,倡导学校广泛开展“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教师基本功比赛,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七是增强数字赋能,探索数字化技术手段赋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新模式;八是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鼓励将规范汉字书写纳入有关考核评价内容。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在政策、经费、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支持中小学校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确保桌椅、采光照明等符合有关要求。各地各校要多措并举,逐步解决规范汉字书写师资不足问题。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