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决策者说
让“学在奎文”得到更多家长认可
王玉兴

    家校协同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在全省率先设立县域级家长学校,实行资源一体化统筹、多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了区域特色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服务体系,让“学在奎文”品牌得到更多家长认可。近年来,迎接上海、广东、河北、江苏等省份考察团30余次。

    变“单校作战”为“区校联合”,创新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奎文区聚焦家校“各自为战”、资源不均、家长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在全省率先建立县域层面家长学校,打好“一体化”运作基础。

    一是创建实体化运行机制。投资30万元在中心城区打造4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家长学校,独立且临街,方便家长和学生咨询。

    二是构建协同教育机制。健全完善区、街道、社区、学校四级协作管理网络,除区、校部署的统一课程外,在8个街道、70个社区同步建设家庭教育服务站(点),聘任78位专业人才担任教育协调员,在社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将家校问题化解在“家门口”。

    三是创立家庭教育人才库。建立区级学校家庭教育人才库,统筹调配全区师资力量,创设专家、名师、骨干教师、优秀家长4大类讲师团队,共计1000余人。学校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讲师开展“订单式”讲座或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各类讲师团队授课800余次。

    变“单方实施”为“互动联盟”,创新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为应对家庭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等情况,奎文区创新课程设置,不断研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为家校共育提供课程支持。

    研发个性课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最头疼、最关注的考前焦虑、叛逆期等问题,设计、研发特色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成立由医院心理疾病专家、心理学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组成的心理干预团队,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开设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用活授课形式。设置“线上+线下”课程,线上组织4大类讲师团队集中研发600余节音视频课程,通过钉钉等推送给家长;线下每年至少举办10次区级和380次校级读书交流、亲子沙龙等活动。同时,会同潍坊市广播电视台搭建奎文区“父母大讲堂”教育惠民公益讲座平台,每周一期直播家庭教育讲座,已直播32期,33万人次受益。

    构建交流机制。针对家庭教育中亲子冲突、青春期等问题,讲师团和教师通过家访深入了解情况,“一家一策”对家长和学生开展辅导。如潍坊市第十中学为破解家庭教育学习碎片化问题启动家长夜校,采取“大课+小课+沙龙+座谈”多种授课方式,实现家长点单上课、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已成功举办20期。

    变“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探索多部门联合育人机制。按照“政府统筹、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思路,奎文区建立常态化多方合作机制。

    一是创建部门联合“作战”模式。奎文区实施家庭教育五年规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常态化部门合作机制,协同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潍坊市校家社共育工作委员会落户奎文后,15个市直部门7个项目一并进驻,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市区共建。

    二是健全宣传推广联动机制。健全教育、宣传、媒体和相关部门“四体联动”机制,联合媒体平台持续加大推介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形成宣传矩阵。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分别在山东教育卫视、潍坊广播电视台等录制家庭教育专题节目20余次。

    三是开展“家长节”品牌创建活动。在山东省率先创新开展区级“家长节”活动,连续举办六届,一年一主题,实行政府搭台、家长唱主角,线上线下300余万人次参与。同时,通过开展读书会、校家社共育论坛、亲子家庭日、主题沙龙、亲子团辅等系列活动,建设家长学习共同体,实现家长的互帮互助。

    (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