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一棵永远成长着的树
——记“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论:理论重塑与实践创新”研讨会
本报记者 黄 浩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前沿,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1月1日,在由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主办、清华附小承办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论:理论重塑与实践创新”研讨会上,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柳海民说。

    2014年,清华附小在校长窦桂梅的带领下一举收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4年恰逢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开展10周年,站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时间节点上,清华附小要作出怎样的回答?

    从“超越”到“引领”

    2001年,窦桂梅曾在人民大会堂做专题报告,2014年她带领清华附小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参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从一个实践者到一个改革者、一名获奖者,再到一个参与课程标准的修订者,我的价值到底在哪里?”窦桂梅追问。她认为语文主题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尝试厘清主题、学习主题与特定学习主题等关键概念,结合典型课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的实践深化、重塑主题教学教育形态。

    以前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偏重知识,比如要认多少字,要背多少诗等。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到了语文课程内容分两部分,一个是主题与载体形式,一个是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如果没有把这些标准入脑入心,就很容易陷入经验主义的陷阱。”窦桂梅说。

    清华附小的成果没有停留在理论上,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清华附小摸索出“提炼学习主题、确定学习目标、重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与支教、研制学习评价量规”的“六步法”,为语文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

    在当天的研讨会现场,清华附小语文教师胡兰带来了一节“做永远的成志少年”——2024年“梁启超”主题课程群的课堂展示。“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困难,如何克服这种困难?这节课让我明白,就是要建立人与书的联系,先确定特定的学习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学生不断地与书的内容产生联系,然后与自己的生活发生关系。”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怀源说。

    纵观清华附小多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从意义群到学习任务群,从教学逻辑到学科育人逻辑,再到学科课堂、生活课堂的实践逻辑,我们有了从一棵树到一片生命之林的专业自觉。”窦桂梅说。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形成了基础教育领域‘扎根中国大地、引领教学变革’的当代中国语文教学范式,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提供了‘行动方案’,也为一线教师创生了转化与深化新课标的‘普适经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翟博评价道。

    从“我”到“我们”

    “我立志:每天至少拿出半个小时用于朗读背诵,提高自己的语言敏感度;即使再忙,每周也要至少写一篇随笔……”当窦桂梅展示17年前教师胡兰写下的5条“我立志”时,会场观众为之动容。

    还是清华附小副校长时,窦桂梅便发现胡兰是一个“好苗子”,但因为她的“小聪明”,窦桂梅狠狠地批评了她,那之后胡兰便写下了“我立志”。

    “主题教学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而是一群人,我只不过是领头的队长而已。”窦桂梅表示,主题教学理论体系引领的共研共生,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两个逻辑”,一个是儿童成长,另一个则是教师成长。

    如今的胡兰已经是清华附小名师团队中的佼佼者。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工委副书记吴谨看来,作为北京市骨干教师,胡兰耕耘教坛25年,既是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者,也是贡献者。“从主题教学中来,又将主题教学的接力棒往下传递,一位位像胡兰一样的未来名师就在清华附小这片沃土中逐渐成长。”吴谨说。

    十余年来,窦桂梅带领团队以主题教学为引领,推动清华附小乃至海淀区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逐渐形成了精神上“气象万千”的清华附小教师的集体群像。

    从“北京”到“全国”

    “我刚上班的时候,窦老师经常跟我说,要把每一节课上好。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我还记得她每节课的教案都要写三遍以上……”曾与窦桂梅在吉林共事多年的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教师王旭说。

    令王旭感动的是,即便窦桂梅已经远赴北京,她也会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给自己。如今,王旭的两本个人专著也相继在全国发行。

    多年来,窦桂梅和清华附小不仅服务北京教育,更将成果辐射到吉林、河南、内蒙古等多个省份,无数个“王旭”都在努力从窦桂梅和清华附小的成果中汲取营养。

    当天会场上,濮阳市教育局局长杜晓玲几次动情,“窦校长带领的不仅是一所学校,也是一批人。作为一个教育局局长,我也要认真思考该如何培养发现和打造濮阳的校长队伍,培养出一批具有教育家精神、像窦桂梅这样的优秀校长。”杜晓玲说。

    明年,清华附小将迎来建校110周年校庆。“清华附小是一棵树,到明年它又将长成怎样的姿态呢?我十分期待。”窦桂梅说。

    “小学语文教学论具有高度牵引性,它不仅蕴含在语文教学中,而且可能会推动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清华附小是一棵永远成长着的树,是希望的田野,是梦想的源头。”发布清华附小《主题教学未来十年发展纲要》时,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这样说。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