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关键人物
“校长姐姐”带我走出“七年之痒”
桑吉拉姆

    2021年,我已经参加工作7年了,但毫无教学成果。当年9月,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在从广州来林芝援藏的黄梦华校长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第一次当班主任,开启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之旅。

    没有任何带班经验的我在管理班级上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于是,在刚开始当班主任的那些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气喘吁吁地跑到校长办公室“求救”:“校长姐姐,有几个学生总是迟到,还上课睡觉,怎么说都不行!”

    黄校长总是先耐心稳定我的情绪,再向我仔细了解学生和班级情况,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你要允许学生犯错,这样才能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如果你发现不了学生的错误,那才是很严重、很危险的事情。”

    听了这席话,我陷入了思索:如果我能提前预测学生可能犯的错误,并制定好班级规则,不就能正确指导学生了?于是,我积极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犯三不过”的班规:第一次犯错误,先不动声色地观察、了解原因;第二次犯错误,单独找学生谈话,进行个别思想教育;第三次犯错误,按班规进行劳动惩罚。之后,班级稳定了,犯错误的学生越来越少。

    第一次当班主任,我以为时刻跟着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就会成功。于是,我的生活变成了全程管理班级,一个月下来,我发现自己不但很累,而且学生也不买账。不少学生在背后偷偷骂我,说我管得太宽了,是在限制他们的自由。

    我又很委屈地跑到校长办公室,“校长姐姐,我现在完全不会管班了,我很累,感觉坚持不了3年了!”黄校长笑着安抚我:“你先把情绪稳定下来,管理班级如果方法不对,就算你把自己累死,也看不到任何效果。管理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尤其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班级管理,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

    在黄校长的指导下,我经过调查了解和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后,重新调整了班干部,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同时把班级管理重心放在如何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和自主管理。

    为了帮助我当好班主任,黄校长主动提出当副班主任,跟我一起管理班级。在她的指导下,“追梦1班”第一次举办以“缓解学生思乡之情,融入新环境新班级”为主题的中秋活动、第一次参加全校班级文化建设评比并荣获第一名、第一次获得班级成绩优胜奖、第一次获得文明班级奖、第一次获得教学质量奖……每个“第一次”都浸润着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当然也离不开黄校长的关心和帮助。

    进入高二,因为重新分班,班里的学生有一多半是新面孔。面对新学生、新班级,我重新调整了班规,但在教学中我发现新组成的文科班学生学习基础非常薄弱,不少学生连一篇简短的英语作文一个学期都背不全,甚至有学生数学考试得分只有个位数,其中有5个男生一上课就趴桌睡觉,从早睡到晚。我内心非常着急。

    我急切地把班级情况通过电话告诉已完成3年援藏工作、远在广州的黄校长。虽然远隔千里,但黄校长还是像以前一样耐心、热情地指导我。她说:“不要心急,这些学生之所以会有这些表现,是因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习惯要重新培养,你先从指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做起。此外,还要团结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管理,大家联合做好布置任务、过关检查、协同督促工作。”

    在黄校长的指导下,我精心设置了班级特色教学计划和管理规划。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依然采取适度放手的策略,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管理。同时,我与任课教师约定: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及时整改。我们还按照成绩分出三种类型学生,第一类是基础好、成绩一直保持前10名的学生,第二类是基础不牢固但努力学习的学生,第三类是基础差、学习态度也不端正的学生。之后,任命成绩前10名学生为组长,并将全班学生分到10个学习小组中,由组长带头帮助任课教师检查作业,同时督促和帮助组员学习。我和其他任课教师还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经过努力,到了学期末的时候,高二(12)班的成绩在整个年级竟然名列前茅,还拿了多项班级成绩优胜奖。

    进入高三后,由于第一次带高考毕业班,我很紧张,此时黄校长就成了我的坚强后盾。无论班级管理还是教学,黄校长都及时给予指导,这让我充满了信心。

    在复习备考方面,黄校长不断指导我回归教材、梳理知识模块、构建知识体系,同时帮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剖析难点知识、理解易混知识,增强学生信心等。通过这些指导,学生的成绩稳步提高。

    在进入高考倒计时,黄校长在今年5月8日,通过网络为全班学生做了“高考仅剩30天”远程讲座;在高考仅剩15天的当天,做了高考最后一课考前指导讲座。在这两次远程讲座中,黄校长对在复习阶段容易出现的各种状况一一做了提醒和指导,并在答题技巧、考前心理疏导等方面给出了细致的建议。

    有了黄校长一次次的鼓劲和指导,全班学生在高考冲刺阶段非常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全班40名学生全部通过本科线,其中20名学生的分数达到了一本线。

    在我经历教育生涯的“七年之痒”时,幸亏有黄校长的引领和支撑,让我对教育教学和教育使命有了重新发现,顺利度过了“关键期”。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不断向“校长姐姐”学习,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