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学业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实践中,如何发挥学业质量评价的诊断改进、目标导向和激励发展功能,对学校与教师而言往往是“知其理而难作为”的棘手问题。
2011年11月,《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简称《指标》)正式出台,为上海市各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改革规划了路径。自2011年建校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就将校本化实施绿色评价作为学校内涵化发展的关键,不断优化评价策略,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取得了显著效果。
设计全视角表现性任务
学校从“评价目标细分”“表现性任务设计”“评分规则制定”三方面展开研究,开发了低年级表现性评价体系。
从单学科到跨学科的综合设计,形成表现性评价的4个视角。基于“课程标准、生活情景”两个视角,学校找到各学科知识间的融合途径,并设计相应的表现性任务。比如,教师将时令节气风俗活动与校园育人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营造“迎春”“超市”“剧场”等与生活相关联的活动情境,综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表现性评价不仅仅是检测,更应是独特的学习进程。学校进一步拓展出“课程标准、生活情境、学习进程、学习时空”4个视角,引导学生将表现性任务放在一个适当的时间跨度里完成,以此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从模仿借鉴到“五改五动”路径,形成全域设计机制。学校还将《指标》中的10项“绿评指标”校本化,形成“五动五改”推进路径,编制了全视域下的《表现性评价活动实施指南》。在宏观视域,表现性评价方案设计要契合课程标准、贴合学生年级特征、符合学科特点;在中观视域,教师应从4个视角设计表现性任务,尤其关注以学科核心能力表现为指向的若干规则与指标。在微观视域,学校应明确诸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具体的观测点,并关注学科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构建全主体参与模型
传统的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是自上而下的,一线教师只是评价方案的执行与跟随者,这导致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之间出现一定偏差。于是,学校转变了思路,构建了评价主体参与模型。
重心下移,一线教师成主体。一线教师掌握一手的学情,理应成为表现性评价实施的主体。学校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障碍、评价活动中对学习资源或工具的需求等方面出发设计评价方案。比如,为了破除对“真实情境”的窄化性理解,二年级组教师以武术、书法、围棋和课本剧等拓展型课程的学习活动作为情境,融合语、数、英、自然、美术学科的检测点设计了学科融合的表现性评价。
创新任务,打造学习过程中的双主体。评价运作的路径是否可以在其他活动领域实施和应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校发挥研究共同体的主体作用,在“作业编制革新行动”“学科主题活动”“快乐假期活动”中进行了融合性思考和实践。教师设计了体验性强、选择性灵活的探究任务,编写了《假期活动ing》手册,引导学生在假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假期结束,教师多样化呈现学生的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由此,教师和学生成为了学习进程中的互动双主体。
清晰路径,构建内外联动的共同主体。由于教师人手不足导致观测不够细致全面时,学校便引导家长参与到评价中。学科教师成为指导者,规范家长的评价,以保证评价的精细度、准确性;通过家长的评价,教师也能发现其他影响学生表现的因素,从而完善评价,便于提出更为精准的建设性建议,使评价有效落地。
大数据提升评价质量
在数据支撑下,教师不再凭借经验表象粗线条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依托校本化的数据平台,深入分析数据流,研判因果链,确定行动环。
关注高阶思维,学业评价点由浅窄到深宽。“请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绿色交通工具,尽快去外婆家送过年大礼”,在“快乐过大年—绿色出行”数学表现性任务实践中,有的学生因看到任务单的配图上有“绿色出行”4个字,就花时间判断“规定时间”与“尽快赶到”的关系,纠结“绿色出行”到底指什么,推敲“合适”是指“花钱少”还是“用时少”……这些思考虽然看似偏离了数学范畴,但值得最高等级的评价,因为学生丰富的内心活动就是表现性评价中应该探问的深层“高阶思维”。将学业评价点落实在“逻辑、思维、运用”等显现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呈现学生学习品质的表现层面,才是表现性评价的归旨。
注重数据决策,扎实课堂改进方案。在数据分析工具的辅助下,教师的质量分析少了空洞无力空话套话,多了“从同班语文、英语学科的‘表达’能力数据中,我发现了自己数学教学中缺乏关注数学语言的逻辑表达。下阶段,我将在重视数学演算能力的同时,以小组讨论、讲述算理等方式,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这样实实在在的表述。
同时,因为有了不同学科相同能力维度的表现记录,在分析中教师既可观纵向个人发展,也可看横向学科差异,为“如何个别化辅导,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相对全面的实证参考。比如,针对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现状调查,二年级组教师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统筹安排:语文组加强了口语交际教学;数学组强化了学生课堂的演讲;英语组酌情减少了半节“口语表达课”。
数字化赋能评价结果落地
学校开发了“智能学程评价平台”(简称“平台”),精准记录学生学业质量的发展状况,长程、多维、立体地描绘师生关键能力发展的数字画像与学生成长画像,为绿色评价提供深度智力支持。
设计标签体系,实现“一生一报告”。平台根据学生的评价数据,利用算法生成学生“一人一报告”。报告以雷达图呈现的指标评价,观察学生在该领域课程中的目标达成度;以量表形式呈现的横向评价,展现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所处的成绩段;以色块及积分呈现的纵向评价,体现学生缺失的领域学习,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以文字描述呈现的发展性评价,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建议,助力持续的学习力增长。
应用评价结果,优化课程赋能师生成长。学校通过对学生与教师评价结果的综合采集、分析,借助精准教研等内涵管理,将评价结果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与表现性评价的优化,实现教、学、评、管一致。
学校开发“智能选课平台”,根据平台统计出的学生“参与度、实效性与学习力”等数据优化课程。以“世界与未来”领域的“有趣的思维导图课”为例。起初这门课的选课率很低,任课教师一度想要放弃。然而,学校对照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认为这门课还是具有前瞻性和发展性的,不但坚持开设,还邀请校外专业教学思维导图团队加入。一学期后效果明显:学生逐渐学会用思维导图整理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领域、描绘习作思路、辨析复杂问题,有意记忆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快速发展,甚至有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穿着画满思维导图的服装走秀……各学科教师也及时跟进,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校本化实施绿色质量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实现专业素养的跨越式发展,系统、趣味化的评价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习进程的学科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阶段成果,课题批准号:DHA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