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与你共读
与勤勉的“同行者”共成长
陈红兰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创新性地构建了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致教师》一书刚出版上市就获得广大一线教师的欢迎,除了内容精彩、论证出色外,我认为可能还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用教师喜欢的方式言说。朱永新先生将原本散见于自己其他专著、论文中的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零碎思考、只言片语,经过细细思量形成体系后,在《致教师》这本论著中专门阐述。《致教师》一书通俗易懂,没有远离教师生活的专业术语和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作者运用高妙的学术和语言功底,将理论融于其所擅长的诗一般的散文式语句中,为教师答疑解惑,从总体上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致教师》中,朱永新先生共回答了一线教师46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每个问题及解答均独立成篇。在解答问题时,作者引用了一些广为教师熟知的名言妙论,采用了教师习惯的讲故事方式来言说自己的观点,生动、浅显、易读、易懂。在朱永新先生的诗意话语中,一群鲜活的教师形象清晰可见。

    用教师信服的立场引导。在《致教师》中,朱永新先生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观多少有些问题。他反对那种仅仅把教师看成促进学生发展工具的观点,认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成长,在利他的同时也利己,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过一种工作、家庭双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先生对教师持赞美的态度,同时不简单要求教师奉献,这种立场让教师从情感上得到了认同。同时,朱永新先生以教师的同行者自居,他自己就是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典范:他的微博每天都更新,记录下他的阅历和经历;同时,他笔耕不辍,不断有论著出版。他每天早晨5点多即开始工作,对于这样一位理论素养深厚且如此勤勉的“同行者”的真诚引导,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会心悦诚服地认同。

    用教师可操作的方法指导。有关教师成长的探索是新教育实验的出发点。近年来,新教育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草根名师”,新教育实验也成为有一定规模的中国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在《致教师》中,朱永新先生将新教育实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方法、可能路径及重要理念贯穿其中。

    朱永新先生认为,教师由熟练向专家成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前提是具有某些特质;核心是扎根日常教学实践;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两翼。其中,职业认同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技术支持系统,两者相辅相成。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教育提炼为“三专”模式,也就是新教育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即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来进行自我培训。

    朱永新先生对教师提出的46个问题的解答,基本上涵盖了教师专业成长、个人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些独立成篇的解答的副标题几乎都以“如何”开头,从中可以看出朱永新先生的回答即是行动的纲领,具有可操作性,为教师指明了具体的、可行的实施办法、细则。

    《致教师》适合有发展内在需求的在职教师和未来教师阅读,尤其适合那些以教师为志业或已经行走在专业发展路途上的教师在停歇、困惑、迷茫或意欲加速成长时细细研读、仔细揣摩。可以说,《致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地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路径。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