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清朝诗人刘开的这首《城东观芍药歌》中的“小黄城”就是我的家乡亳州,那是皖北一座弥漫着书香和药香的小城。她独有的乡土文化,为我深埋心底的“阅读”种子提供了土壤与养料,让其不断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从小我就喜欢听故事,冬日的夜晚依偎在妈妈身边与故事里的人物同喜同悲。上学后,得到书的途径不多,我便翻遍家中所有带字的纸,如果幸运地得到一本书便会躲在被窝里看。 上学后,我经常到新华书店,拿起书架上簇新的书贪婪地读,这里的店员很友好,从不催促,遇到特别喜欢的书便有把他们带回家的冲动。于是,辛苦积攒的零花钱换回了《呐喊》《家》《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张爱玲文集》……写作文,我便引用书中的句子,语文老师大为赞赏。初二那年参加学校作文竞赛,我得了第二名。语文老师姓吕,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胖老头,他自掏腰包奖励给我一本印有《红楼梦》诗词的笔记本。那年暑假,我便买来一本《红楼梦》,读、摘、评。 再后来,阅读逐渐成为我最好的消遣方式。因为阅读,生命中的许多时刻都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2004年我从师范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此时的我觉得阅读一个文本、解读一个人就是一种相遇。阅读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事,它变成了一种使命:传递美好,播下火种。 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书,但当时学校里学生读书很少,尤其缺少经典阅读。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大家不愿意将时间花在看不到明显效果的阅读上,而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能立竿见影的“专业培训和习题解答”上,读书推广更是有困难。就在这样迷茫困惑之际,我遇到两个幸运。 第一个幸运来自高中语文教研员王春雷。那是2011年,王春雷老师成为市高中语文教研员,他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市高中推广读书,尤其推广《红楼梦》阅读。他每年在高一举办一次《红楼梦》阅读大赛,并将《红楼梦》阅读纳入高一期末考试内容。 一时间我又捧起了心爱的《红楼梦》,作为教师重读又有一番新感觉,我便在学校开设了“我是红楼里的……”特色课程,带着学生化身“红楼梦中人”,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课后我与学生共写读后感,屡屡获奖。我们尝到了甜头,读书的热情一发不可收。 此时,我开始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并指导他们写研究性小论文。值得一提的是,10年后《红楼梦》进入新课标成为高中生必读书目,在整本书教学方面,东莞高中在当时是有前瞻性的。 第二个幸运来自东莞实验中学的孙健老师,他申报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以红楼梦为例》,我有幸加入课题组并成为核心成员。课题推进过程中,孙健老师带着我们构建了“三段·五课·一评”整本书阅读指导体系,我们把这个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名著阅读上,带领不同的学生一起阅读。我们的研究成果频频获奖并发表,获得了东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我也成长为东莞市高中语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这些与学生共读的时光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当教师与学生一起投入阅读和写作时,师生不仅在提升各自的技能,也在构建一种深度、有意义的师生关系。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众多树连成森林就能改变气候。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成为这样一棵树,创建一个阅读共同体,让个体阅读走向团体共读,再由共读走向领读,让每个成员在发出声音的同时散发光芒,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后来,我又遇到了教研员庄照岗老师,他在东莞搭建了“领读者”平台,把散落在各处的珍珠串了起来。“领读者”活动从高中语文教师中遴选出“优秀领读者”,采用“每周一书”“每周一期”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进行跟读分享和现场互动。由一个教师读带动一群教师读,进而带动学生读,形成好书共享、思想碰撞的良好风气。 我有幸加入“领读者”团队,于我而言,这是最美的遇见。从2022年开始,“领读者”团队累计开展线下线上活动52期,开发领读视频188个,数万师生参与,助力东莞市成功获评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 “领读者”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三届,开辟了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的新途径、新赛道,推动阅读从语文学科拓展到全学科、全学段,从校园拓展到全社会,让更多学科的教师、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到“领读者”活动中来,形成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的良好阅读氛围,助力书香校园、书香中国建设。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