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中草药、制作中药香囊、体验推拿按摩……12月4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举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该校学生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医生一起现场开诊,来自香港的5位校长也亲身体验了针灸、耳穴等中医特色疗法。 “学校邀请中医医生授课,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中医,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香港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校长田少斌说。从12月2日至6日,这样的画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5位香港校长作为香港首期“领航教师及校长培训计划”(简称“领航计划”)的入选者,将在内地专家教师的指导下,用1年的时间学习内地学校的办学经验。 这是香港教育局设置的香港第一个长期教师及校长培养项目,项目遴选出50名香港教师、校长与内地教师进行深度、多层次交流,促进双方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团队专业水平。 “这意味着香港的教师校长队伍培养体系开始与内地保持同步,两地教师教育的融合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作为项目的主要推动方之一,华南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今年1月份,首个香港教师研修及交流基地(简称“基地”)已经正式落户该校,主要负责项目的协调和协同支持。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高度重视“领航计划”,从广东、福建、江苏等地的名师、名校长中遴选出10位“领航导师”,支援“领航计划”学员专业成长。“领航计划”将通过借助内地专家教师的指导和华南师大的专业资源,在基地的协助下开展为期1年的针对性培训,包括为学员提供集中培训、在线交流、跟岗学习、现场指导等,并聘请内地与香港导师定期给香港学员分享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经验,指导学员开展教研项目。 “作为广州的校长,我有义务架起这座桥梁,让香港校长看到我们教育真实美好的样态。”中星小学校长林伟贞告诉记者,她现在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对象,也是首届香港领航校长的实践导师。 从听评课到教研交流,5天的跟岗学习中,香港校长观摩了中星小学的科学、语文、数学等多个学科课例,尤其是12月5日下午的五育融合课程集群实验成果展示活动,抽象奇幻剧《草船借箭》生动重现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三年级孩子的《时空旅程:与李白的诗意相遇》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与诗仙对话……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内地出生,念到小学五年级才离开的香港将军澳循道卫理小学校长林德育坦言,现在的学校跟自己小时候的学校完全不一样了:“在跟岗学习过程中,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教育的理念、实践有了更多想法。” 香港轩尼诗道官立小学(铜锣湾)校长劳佩珊课后与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她告诉记者:“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课堂效能特别出色。” “教师素养提升”是校长关注的共同话题,为此林伟贞特别安排了一节教研分享活动。活动后香港圣博德学校校长张作芳很受启发,她计划在学校进行教师定期反思与评课,鼓励同事分享教学体会,还打算组织课程设计工作坊,探讨如何整合技术和多元文化元素,以提升教学质量。 香港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校长文诗泳观察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后,计划回去后增加学生在校的运动时间,以提升师生的健康水平。不仅如此,中星小学与香港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还将缔结为姊妹学校,在未来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 “回港后,我会将收获辐射到校内教师团队、学生家长乃至香港的‘教育圈’,让更多人感受到教育的美好与温暖。”文诗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