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是一所由“农村”向“城镇”、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如今正走向“未来”的学校。自2011年起,学校把“喜欢读书”作为学生发展目标之一,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在打破阅读边界的“全学科”阅读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以“三全”为核心策略,即通过“全学科”阅读课程、“全空间”阅读场域、“全主体”阅读参与构建阅读生态系统,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全阅读生态”教育模式。 “全学科”阅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单学科补充阅读为起点,以阅读策略探索为抓手,引导学生在阅读策略支持下爱读、会读。经过近10年深入探索,学校逐步以“阅读圈”策略、“问题链”策略、“联结”策略为抓手,结合其他多种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力。 以“问题链”策略为例,在六年级阅读交流课《三国演义》中,教师抓住小说中人物和故事情节众多的特点,以“三国论坛”的形式在课前将学生分成魏、蜀、吴三组,以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围绕核心问题“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小说中的情节说明理由”开展辩论,并巧妙通过层层递进的“子问题链”进行追问和剖析,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从论说英雄的智谋表现和价值追求以及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对比中形成完整的“问题链”,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随着阅读活动的深入,学生在阅读中生发的问题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单一学科知识或技能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为此,学校各学科教师突破单一学科边界,选择适合的书目作为开展跨学科融合的整本书阅读载体,开展跨学科联合备课。 五年级的《八音的秘密》是由语文、音乐、舞蹈三位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备课、授课的跨学科融合阅读课。三位教师围绕“秘密”二字展开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巧妙构建了探索“八音的秘密”的情境,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八音”的内涵。 为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与阅读的深度融合,通过阅读带动学习方式变革,学校在实践基础上积极建立“1+X”阅读课程体系,将阅读与大单元教学和大概念教学深度融合,并精心梳理导读课、交流课、实践课三大课型,探索“全学科”阅读教学的新路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对于“全空间”阅读场域的构建,学校以“去中心化”理念为指导,在去“教师中心化”、去“教室中心化”中还原孩子真实的阅读体验,让阅读随时、随地、随心发生。 学校结合校园环境特征,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日常活动习惯,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打破常规意义的“图书馆”概念和校园空间限制,建设葵园书苑、阅读空间、班级图书角、门卫等候区等公共阅读区,在合适的位置摆放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让图书“触手可及”,让阅读“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吴硕很喜欢学校的门卫等候区,他说:“爸爸的单位很远,他总是很晚来接我。但我一点儿也不着急,因为门卫等候区有各种各样的书籍。” 除了公共阅读场域外,葵园还有艺术阅读场域——艺术长廊;科学阅读场域——森林探秘走廊、问题树、气象站、宇宙通道、“立竿见影”二十四节气影长观测展示墙;体育阅读场域——蓝海操场;文化阅读场域——《向阳之歌》戏剧场景等众多特色阅读场域。 立体化阅读场域的建设若想真正发挥作用,需要相应的课程提供有效的供给。因此,学校通过相应的课程引导学生阅读了解相关内容并进行信息筛选,以项目式学习或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带动学生对所学展开实践探究,并为学生打通有效输出的路径。比如,“中国色”特色阅读场域。学校依托每周五的项目式学习落实课程内容,各年级聚焦不同内容开展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其中,六年级学生通过设计具有中国传统色意象的校园一角展开实践活动。校园中随处可见沉浸在实践探究中的身影,或查找资料、或协作测量、或绘制草图……在持续、积极的互动中,学生能够经历知识学习、思辨决策等综合性、复杂性的过程解决问题。 阅读不是孩子的个体行为,一个不爱阅读的家庭很难培养出爱阅读的孩子,阅读氛围的营造需要家庭、学校等多方合力。因此,在推进儿童阅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倡导“全主体”阅读参与,让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参与,共同推动儿童阅读的发展。 学校倡导“全主体”阅读理念,一方面,通过建立分级阅读书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逐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重点实施教师“阅读工程”,让阅读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路径。在回龙观中心小学,不仅学生拥有专属书单,学校每年也会精心遴选和推荐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目,这些书目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通过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科交流会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专业书籍的内容,持续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丰厚的滋养。 此外,学校还注重引导家长阅读,通过阅读提升家长的教育智慧,提升家校共育效果。学校倡议:让阅读成为个人成长的必需品,自己会读、愿意读,也带动孩子一起读;让阅读成为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的重要支撑,让智慧的火花在家庭中绽放光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指引。 学生、教师、家长多方参与的阅读共同体打造,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带动与引导下更好地感受阅读的快乐,逐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探索,阅读的力量将深深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追求梦想的重要支点。 未来,回龙观中心小学将继续沿着打破阅读边界和“三全”阅读的革新之路,不断完善和创新阅读教育模式,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让阅读成为学校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均系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