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多样的,学校是多彩的。2024年即将走完,我们根据报纸重点内容梳理出学校改革十大样本,每个样本都包含着学校发展的“关键词”。希望这些样本能给人以启发,也期待更多学校在改革中不断提升,让教育变得更美好。
————————————————
1. 甘肃省华亭市第二中学 | 变革,从找出课堂“病灶”开始
甘肃省华亭市第二中学曾有过引以为豪的时光。但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生源、师资、环境等原因,办学效益连年滑坡,学校一度陷入困境。
变革,从找出课堂“病灶”开始。2014年秋,校长罗文旭一头扎进课堂为教学诊断把脉,一学期听课240节,撰写听课笔记25万字,同师生交流近300人次,发放问卷调查表600余份……在深入且扎实的“问诊”基础上,学校发现“陈旧的教学观念”是学校滑入低谷的主要“病灶”。
2015年初,依托“二五二”课堂教学模式,华亭二中正式开启一场铲除“病灶”、更新观念、提升质量的“课堂革命”。
学校出台了多个文件,但许多教师还是会打退堂鼓。罗文旭不轻易批评,他带领团队继续坚持走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不断总结共性问题,研磨改进。他还带头“下水”上示范课,不仅上历史课,还上其他学科的课……
几年之后,课改终于有了成效。
不过,学校深刻认识到:仅有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为师生补充“元气”——精神元素。元气从何而来?从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中来,让师生有更多机会体验成功、展示自我、提振自信。学校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艺术类、学科类、科创类……总计29个社团,近千名学生参与其中。
持续的课改之路,精彩的社团活动,让华亭二中成为平凉市“彻底转变教育质量薄弱校”的成功范例。
2024年2月28日第970期5版《华亭二中“脱困”记》
2.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无心插柳“长”出非遗“国奖”
“学校鼓励教师尝试、创新,许多教师的才艺因为学校的支持得以展示,让学生在充满文化的校园氛围中自由成长。”在教师看来,这样的氛围一直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长期以来努力营造的。学校希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何让学生了解、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课程是重要的抓手。20年前,许多课程的开设源于教师的兴趣,无心插柳柳成荫,比如教师吴荻的一声惊堂木,就带来了一门评书课程。后来通过团队梳理、总结,才让这门课程更加系统。
古琴、京剧、汉服、礼仪、篆刻、刺绣、茶艺……一系列相关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在学校生长出来。丰富多彩的课程群让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学习非遗文化。为了“全面普及”,许多教师开始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非遗文化作为教学素材。
将有爱好、有特长的普通教师培养成具备非遗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将非遗传承人引进校园培养成学校教师,将普通学生培养成“非遗传习人”——这是学校充分发挥非遗文化育人效果的几条有效路径。
随着非遗课程的深入人心,学校逐渐将其融入更广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实现了从单一技艺传承到全面文化理解的进阶。历经18年的研究实践成果,最终获得了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4年4月3日第975期1版《从非遗文化中找寻育人坐标》
3.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 | 办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教育
从沈阳文庙、文庙小学到如今的朝阳一校,是百年前的传统文化走向现代传统文化教育的接续与传承。立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办学有机结合,在2005年百年校庆之际,确立了“活力教育”的办学方向。
活力教育就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教育;是以儿童活泼、快乐和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是以教师身心健康、职业幸福为本的教育;是遵循教育规律,栽培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为学生完美人生奠基的教育;是根植于文化,又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创新理念融合发展,保持源头活水,常更常新的教育。
活力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内容创生性、形式创生性、模式创生性”重新审视,以“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创新性课程”系统落实,设定“学科基础课程”“主题实践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学校文化课程”四大类课程框架,形成活力教育下的传统教育大课程观。
百年树人,学校里有一棵近300岁、沈阳城唯一的洋白蜡树,如今也已经成为学校文化课程中的一部分。学校在活力教育主题下提出了“让每个生命都拥有自我舒展的力量”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富有普遍技能、博爱胸怀、忠诚性格、坚决意志的少年。
2024年4月3日第975期5版《三百年古树下的文脉传承》
4.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 从善向美的百年传承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已历经120年,但从善向美的教育旨归始终为实小人所坚守。
在学校看来,教育者需要告别短浅的目光,告别功利的目的,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是学校首要的责任与担当。学校创办初期,在学堂大纲的解读里就提出“育智育德当在美善,美善在文章在自然间焉,孩童得以善在乎眼中有美”。百余年来,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一直是区域内的品牌课程,走出了一大批奥运冠军和艺术家。
当教育一度异化为功利的存在,这所百年老校选择坚守美善、培育美善。在“喜欢世界喜欢我”的文化表达中,学校认为:喜欢世界是对外的格局,关注自然万物他人,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喜欢自己是对内的悦纳。让每个儿童喜欢世界喜欢自己,是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是教育最大的善意和最美的长相。
学校是保护“人”的地方,保护的是人的健康、美德,是人的想象、创造,是那些可以让人更好生活的素养。学校坚持做“喜欢世界喜欢我”的微课程系列——“我来为你点个赞”“午间漫时光”“今天的故事”等,学校始终将诗词歌赋、文化经典、师生自己的故事编织进学生的情感、意义和审美系统。
今天的实小人正在用教育叙事构建教师“一个人”的教育史,用儿童成长故事构建“一个人”的少年成长史,二者共同织就百年老校新的历史画卷。
2024年6月19日第986期5版《在挚爱与告别中坚守美善》
5. 湖北省宜昌市实验小学教联体 | 全面建构“首善”双色教育特色
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实验小学与百年老校学院街小学组成融合型教联体,实行一校两区一体化发展,但教联体办学之路却伴随着一系列挑战。
如何形成一致和谐的校园文化?教联体在原来的基础上,经过各方征询、研讨、论证后,确定“创造生命的无限可能”办学愿景,明确“以德为首,臻于至善”校训,确立了“首善”文化立校基本框架。
如何兼顾特色、释放活力?教联体首创融合型分段式教联体建设。学院街小学是一所红色历史悠久的学校,但近年来受生源锐减等影响发展缓慢;宜昌市实验小学则更具有现代化的味道。为了不让两校区的历史“断代”、文化割裂,教联体建立学院街校区红色教育基地,以红色品格教育为主线,打好人生底色;建立中山路校区蓝色教育基地,以蓝色科技教育为主线,重点加强学生“更硬核的能力”培养。
如何实现协同创新?教联体开发了“首善之问”系列校本课程,包括“首善之问——生命探索课程”“首善之问——生活观察课程”“首善之问——成长智慧课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首善之问者”。教联体两校区还实行管理互通、师资共享、教研一体、质量共进、文化共建、特色发展。
如今的学院街校区也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校区学生规模翻了一倍多,有效解决了辖区内教育优质均衡问题。
2024年6月26日第987期5版《“问”出“首善”教育新样态》
6. 浙江省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 | “选课走班”走出高质量新学校
一所从零开始的新学校,如何高起点发展?
心怀建设一流学校的使命,浙江省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校长黄建刚变革的第一步便是“选课走班”,取消行政班级,取消班主任,实施分层教学、走班上课。
2020年,学校决定在六七年级试点。学校组织教师在北京的学校跟班学习,回到温州又邀请相关专家对校长、教研组长等人员分批培训。9月初,正式开始尝试选课走班,现实却是状况百出。256个学生排出256张课表,有的学生选的课因为教师不足只能改为自习课,教师不够,教室和桌椅也不够,课后作业收不齐,教室脏乱差……
黄建刚感觉,学校变革步子走得太快了,于是和团队决定紧急调整变革方案——不能全盘照搬北京市十一学校模式,有些不具备走班条件的艺体学科必须暂停,从文科、理科开始走班;每间教室前放置作业柜并划分科目区域;师生熟悉学科教室和导师班教室,模拟走班流程、交作业流程;减少白天自习课,明确学生打扫卫生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制定自主规划单……
七年级开始尝试导师制,白天学生以学科班的形式走班上课,但出操、午休和晚自习时又回归行政班的形式。学校教学终于慢慢走上正轨。3年后,这届毕业生无论学业成绩还是生命状态都令人刮目相看。
2024年7月17日第990期5版《“走”出新学校变革的“加速度”》
7.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 构建“激励教育”为核心的育人文化
在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教师激励学生的许多故事广为流传,有毕业生多年后仍表示自己被“激励”了一辈子。多年来,学校已形成以“激励教育”为核心的育人文化。
“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可能引发学生改变现状的动机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在生活中每时每刻对学生予以成长教育的契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史本泉说。
激励教育的主要发生地在课堂。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东营一中开始基于激励教育进行教学重构,即课堂变革以激励为核心,在课堂上看见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支持每一位学生。
激励教育不只为学习。东营一中的激励教育还是动态生成的,每一个事件和机会都可能被当作激励教育的资源开发。比如,告别老校区、建设新校区都可以成为宝贵的“资源”。
每年教师节,让学生给教师颁奖已成为东营一中的惯例。在这里,激励不是单向流动,校长之于教师、教师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学生,甚至学生之于教师和校长都是互为激励的。
在史本泉看来,激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让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力求做最好的自己,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2024年10月30日第1000期1版《激励的刻度》
8. 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 | 劳动教育创造全面发展新样态
百余年来,围绕“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始终把劳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线索,先后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劳作学园教育、改革开放后的劳动小镇技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劳作学院教育三个阶段。
新课标颁布后,学校统整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校、家、社三模块课程资源,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以劳育人的融合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一册、三课、一评价”的管理模式。“一册”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制适用于低、中、高年级的《劳动课程手册》和“居家劳动指南”;“三课”指国家课程、校本化“劳动小镇综合课程”、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劳作学院创新课程”;“一评价”即劳动素养评价单。
其中,国家课程立足基础,突出实践性,强调“做中学”。以十大任务群为载体,融合学生三大领域的生活情境,面向全体。劳动小镇综合课程立足兴趣,体现选择性,强调“用中学”。融合多维学科设计,依据真实实践设计课程;学生依据兴趣,自选课程。劳作学院创新课程立足创新,突出研究性,强调“创中学”。因时代场景设计课程项目,“私人定制”课程,以“作品+成果”为导向,开展以跨学科研究为主的课题或项目研究,专注创新服务。
如今,劳动教育已成为该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4年11月20日第1003期5版《以劳育人的百年传承》
9.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 829张乒乓球桌背后的“教育经”
2007年,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秋季开学典礼上,没过半小时,23个学生便体力不支,被扶到旁边休息,这让刚刚担任校长的康永邦很是吃惊。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很多。于是,电子科大附小将儿童健康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乒乓球桌从原来的9张逐渐增加到现在的829张,篮球架(筐)也增加到136个。空间有限?学校将校园边角区域和教学楼顶空置区域改造为乒乓球运动区,不少墙壁上也“长”出了篮球筐,大力推广乒乓球、跳绳、投篮、循环跑等占地面积小、容纳学生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硬件数量的增长之外,学校将大课间从原来的25分钟逐渐延长至1小时。每个班级每天1节体育课之外,课后服务的其中1节课也成为固定的体育锻炼课。学生每天在校的锻炼时间达到了3小时(含课间)。2024年,学校1000多名毕业班学生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56.26厘米,比2007年的152厘米足足高了4.26厘米。
如何保障学生锻炼安全?该校户外的空地都铺上了一层仿真草坪,学生即使摔倒也会有所缓冲;学生能触碰到的篮球架立柱等尖锐处均“穿上”了一层“厚衣服”;每一个乒乓球桌角都装上了防撞保护套……此外,学校所有体育设施都有专门的体育管理人员“值守”,也有值日的学生小干部“巡逻”……
2024年12月4日第1005期1版《让学校“动”起来》
10.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组团式”帮扶的名校行动
2022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着力提升当地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2022年7月起,云南师大附中每年派出一批教师赴云南省迪庆州藏文中学支教。
藏文中学有近3000名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学校面临着优秀师资、优质生源流失的问题。多数学生来自偏远山区,在校寄宿学习,缺乏充足的家庭教育,他们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教师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素质也面临新的挑战。
为破解藏文中学发展难题,帮扶团队聚焦专业研究,多方助力教师发展。一是师徒结对,共同发展;二是优化教研,以研促教;三是聚焦课堂,提升质量。让教师培养教师,才能解决教育贫困地区的教师培养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县乡中学培养出留得住、教得好、带不走的教师骨干队伍。
除此之外,针对当地学生的特点,云南师大附中帮扶团队还在“教师勤于赞美,学生树立自信;关注学生需求,注重综合发展;师生结对帮扶,亦师亦友沟通”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教育帮扶对提升当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需要更多帮扶学校持续研究。
2024年12月11日第1006期6版《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行与思》
(本报记者崔斌斌、韩世文综合整理,以报道时间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