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王廷波谈学校管理②
黑土地上长出多彩课程
王廷波

    东北师大附小在地化课程就是让学生享受当地所能提供、学生所能触及的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对吉林黑土地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充分结合东北地域特点,实现对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强调,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应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基于地方文化、适应地方需求的“在地化”课程恰恰能够统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实现二者相互渗透、有效融合。近年来,东北师大附小通过在地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对国家课程进行系统优化。我们认为,高质量的课程实施需要学校基于国家文件要求,吸纳地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境脉等元素,充分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学生个体经验等之后,对国家课程进行动态地方化。学生在关注地方发展、解决地方问题中,培育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地方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心理归属感,实现完整的生命成长。

    基于对在地化课程价值意蕴的深刻把握,我们着力做好在地化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因校制宜制订“黑土地上的多彩课程”方案并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课程领导:凝聚团队共识。我们在学校层面设立了重点培育项目——“立足在地化实现小学教育高质量:吉林黑土地课程群的开发与育人实践”。在地化课程建设成为全学科、全体教师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重要载体。

    整合资源:实现空间资源化。学校将地方各种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进行系统识别与挖掘,开发了爱党爱国类、国防法治类、科技科普类、生产生活类等10大类共45个课程资源基地。

    教学转化:基于资源描绘课程图景。各学科挖掘课程资源基地中的教育性内容,将其与本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一至六年级形成了完整的在地化课程图谱与学习跑道。如语文学科结合东北作家群、“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群等形成了一年级“制作我的汉字书”、二年级“食在吉林”、三年级“走进《呼兰河传》”、四年级“人民英雄杨靖宇”、五年级“大美吉林,最美文案”、六年级“制作成长纪念册”课程。

    聚焦素养:培育真实性学力。在地化课程实施着眼于“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基于在地情境的“真实性学力”,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能力、合作性品质、社会责任感、数字化素养等提供机遇。

    建构模式:学科团队凝练课程实施模式。其一,教材衍生模式。该模式以蓝本教材为原生点,创造学习内容衍生点,让学生充分接触和认识在地环境,实现知识学习的理性理解与感性体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彼此触动。如语文学科立足统编版语文课文《火烧云》开发的“走进《呼兰河传》”课程。其二,时空延展模式。它强调“把学生从凳子上解放出来”,走向空间的“附近”,激发学生对在地环境的乡土情怀,培养学生获取地方知识、思考在地情境、认知一方水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美术学科聚焦校园内的杏树开发了儿童水墨画课程“‘杏’好遇见你”,学生离开板凳,春季到操场画杏花,夏季到操场画杏子,秋季画黄色的杏叶,冬季画落叶后的树干树枝。其三,跨学科联动模式。它强化“问题解决”“实践探究”的在地化课程开发。如道德与法治学科、科学学科等围绕行走的思政课开发的“我为吉林大米代言”单元,通过测量东北黑土、云南红土、陕西黄土等有机质含量,探究“黑土地保护法”立法的必要性。

    育人方式:强调实践育人。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身体验、实践、探究学习,实现了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如数学学科在三年级“千克、克、吨”单元学习中,设计了“制作吉林特产购买建议书”的真实驱动任务,通过买卖吉林大米、黄豆、小米等实践探究活动认识千克、克;通过用50斤一袋的大米凑一吨等实践探究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量感及推理意识。

    总之,东北师大附小在地化课程就是让学生享受当地所能提供、学生所能触及的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对吉林黑土地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充分结合东北地域特点,实现对国家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