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学只是一遍遍重复同样的内容,教师会深感自己好似推巨石的西西弗斯,每每竭尽全力却又被困在原地。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就像一方小小的田地,为了照顾好这一隅土地,教师需要为其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才会有新鲜的变化与多样的可能,而学习科学就是重要的水源之一。学习科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促进学习”,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想打开的“黑箱”。 “学习科学”对一线教师来说有点陌生,可如果提到“学习共同体”“项目化学习”“情境学习”,教师可能觉得更亲切。实际上,这些听起来已经耳熟能详的许多教学改革词汇都能从学习科学中追根溯源。 近年来,学习科学研究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成果不断涌现。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络。一方面,学习科学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方向保持高度一致,构建学习共同体、推进项目化学习、践行大观念教学等都离不开学习科学坚实的理论支撑。一线教师想要真正领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义,也需要先探究学习科学的原理。另一方面,置身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机器也能学习的新境况,学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教学如何展开,与每一位教师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更加应该探明学习发生的机制。不论政策的期待,还是现实的需求,都呼唤我们对学习科学研究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回顾,以此照亮前行的路。 作为我国学习科学研究领域的奠基者与引领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高文引领其团队于2002年将学习科学领域的标志性著作《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一书翻译引进国内,至此,学习科学的研究在中国拉开序幕。因此,围绕“高文老师及其团队的探索”,对学习科学研究做一次系统回溯有着重要意义。也正是基于这一想法,2024年10月《学习科学研究》一书得以正式出版。 在这本书的组稿前期,通过与高文老师等商议,我们最终敲定全书分为五个板块:维果茨基学派研究、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建构主义与学习科学的崛起、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这五个板块既是基于学习科学研究的内在逻辑,也是便于一线教师基于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教学与研究场景中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研究。 全书聚焦三个与一线教师密不可分的话题:一是关于知识的认知。教师经常思考课堂上该怎么教,那么在教之前先要思考的是,我们教的所谓知识到底是什么。二是关于学习的隐喻。不同学派对学习作出了不同的隐喻,行为主义赞成“刺激—反应”说,信息加工理论倾向于“学习是知识的获得”,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制定”。选择什么样的隐喻,决定了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三是关于教师的角色。教师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支持者,抑或教学相长过程中的合作者?这些问题影响教师置身课堂时的身份认同和行动选择。 知识到底是什么?学习又是什么?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三个重要问题既是这本书想要讨论与探明的问题,也是一线教师需要时刻贯穿于自身教学行动之中不断反思和自问的问题。教师针对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也就勾勒和形塑出不同的课堂样态。 这本书定位清晰,强调理论是它的亮点所在,因而它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和课堂变革的理论支撑。 一本好书是有问题指向的,即一定要能解决读者的某个问题,或者为读者提供支持,且这种需求是真实的,这个需求的场景越明确,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就越强。 一本好书是差异化的。类似于研究的创新点,一本书需要有自己的差异点,可以是选择一个比较新的话题讨论,也可以是以新的切入点讨论一个旧的话题,还可以是作者在这个领域积累多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无论哪种形式,关键在于找到书中与众不同的元素,使其能够在众多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 想要呈现一本好书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作者有意识长期积累和精心打磨,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日常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就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