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强师·奠基 | 校本研修赋能教师发展②
校本研修高质量发展的“海淀经验”
李 珂 马 萍 张 晓

    校本研修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少地区围绕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专业性、校本性等开展深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北京市海淀区创建的“区级研修—联片研修—校本研修”三级联动深度校本研修模式,正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经验。本期我们特别从区域、学校、教研组三个维度展示海淀区开展校本教研的部分成功做法。

    ————————————————

    校本研修的实践场域在学校,在中国独有的从国家层面到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再到学校的五级教研体系之中,校本研修受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赋予区县教研机构指导校本研修的工作职责;北京市教委2022年6月印发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全方位、全链条管理;同年,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发布《“十四五”时期海淀区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从校本研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研修要求、研修内容、研修方式和组织保障6个方面具体明确了对中小学校本研修的要求。

    海淀区基础教育规模大,针对区内中小学校样态多、类型全,各学校校本研修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海淀区创建“三级联动”协作研修机制,依托区教师进修学校两个研修分中心、17个学区、162个学科教研基地开展多层面的联片研修,形成“区级研修—联片研修—校本研修”三级联动的深度研修模式。区级研修重在整体规划、专业指导、统筹推进,发现、总结、提炼并推广优秀经验;联片研修针对片区学校特点和教师需求,聚焦专题、搭建平台、注重协作,整合与共享优质资源,开展指向片区共同需求和共性问题的校际研修;学校校本研修重在基于本校实际,明确研修主题,开展指向教育教学实践改进的跟进式研修,形成“聚焦问题—学习研究—实践改进”校本研修推进机制。

    三级联动机制是海淀区推进校本研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策略,是区域校本研修各项工作分层落实到校的机制保障,确保了校本研修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这一机制通过政策文件的引领、优秀经验的推广,以及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全方位指导,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闭环管理系统。同时,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学校间的协同共进,以及对关键队伍的能力培养,增强了学校校本研修的内生动力。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海淀区校本研修的实践框架,确保了校本研修工作的高效实施和质量提升。

    顶层规划 标准引领——实施有效闭环管理

    海淀区每五年一周期研制区域校本研修规划,以政策文件形式引领和指导全区校本研修工作,提前布局五年内区域校本研修的工作要求,明确区域和学校各自职责和要点。学校结合文件要求和自身发展实际,从发展机遇与形势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组织与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制订五年期校本研修工作方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指导学校五年方案的制订,组织片区和全区两个层面的专家指导和分享交流,保证校本研修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避免散点式、随意性,凸显了海淀区“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多选择、高质量”的区域研修特色。

    海淀区经过多轮次实践反思、专家咨询、更新迭代形成校本研修评价标准,包括3个一级指标:校本研修保障、校本研修课程、校本研修成果;10个二级指标:制度建设、环境文化、研修资源、研修目标、研修内容、研修方式、研修实施、研修评价、教研组成果、成果成效;下设38个三级指标项。通过标准研制,对全区各中小学校本研修工作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海淀区全面规划设计从启动到过程管理与指导,再到最终验收成效、成果交流的全过程,在关键节点设计培训、交流、评估、验收等环节,形成了区域校本研修工作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促使学校扎实推进与改进校本研修工作的各个要素环节,从而整体提升区域校本研修品质。

    搭建平台 邀约展示——促进区域学校间协同共进

    为了在更大范围汇聚与分享区域校本研修优秀经验,海淀区独创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机制,发挥校本研修先进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校本研修先进校邀请区内各校教师培训负责人、教研组长到现场观摩其经验分享与教师研修,为其他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提供借鉴。

    区教师进修学校发布《“十四五”时期海淀区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指导建议》,整体规划区级征集、学校申办的工作机制,并对邀约展示具体环节的相关规范提出要求。在每学年之初开展区级征集工作,鼓励有意向申办邀约活动的先进学校根据校本研修实践优势,聚焦“教育教学关键及热点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关键问题”进行自主申报,提交邀约展示活动方案。区教师进修学校经多方论证,选定展示学校,并持续跟进指导和支持学校对邀约展示主题、内容、研修环节等方面的准备与打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如主题式研修展示、典型经验推广、成果发布会等;邀约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学校校本研修主题报告、学科组校本研修展示、专家点评指导等。学科组的研修展示既包括体现研修主题的课堂展示,也包括课后聚焦主题的学科组研修,以及学科组研修特色与成效分享。活动结束后,指导展示学校及时梳理总结成果,形成典型案例在全区进一步推广交流。

    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有28所中小学校举办了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涉及128节研究课与学科组研修,9000多人次参与其中。校本研修邀约展示活动辐射带动了区域内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成果交流以及转化应用,实现了多方协同共进。作为海淀区校本研修的品牌与特色活动,校本研修邀约展示目前已经辐射和惠及到海淀区外多个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队伍建设 能力培养——增强学校校本研修内生动力

    高质量校本研修的实施需要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区域层面在为学校校本研修提供外部支持的同时,重视对学校内生动力的培育与激发,特别关注校本培训者两支队伍关键能力的提升,即学校教师培训负责人和教研组长。

    校本培训者队伍建设分两步走,首先进行校本培训者能力画像,通过调研分析、经验梳理、文献研究,进行聚类提炼,建构教师培训负责人核心素养框架和教研组长能力要素框架。教师培训负责人的核心素养包括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研组长的能力要素框架包括学科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指导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和学术引领能力。

    其次,区级层面基于能力框架与岗位需求,聚焦校本培训者如何在学校、教研组内引领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规划设计校本培训者系列研修课程。教师培训负责人是学校校本研修的规划者和决策者,其研修主题定为“教师发展领导力提升”,设计实施“集中研修—异地研修—实践研修”三阶段课程,在实践应用中跟进指导,提升教师培训负责人规划设计校本研修能力和指导教研组开展学科校本研修的能力。同时聚焦校本研修的关键节点或重点关注领域,定期开展面向各校教师培训负责人的专题培训。

    教研组长是学科校本研修的主要实施者和学科建设的领导者,其研修主题为“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提升”。“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开展了系列分学科教研组长高端研修,构建起“集中研修、实践研修”两阶段,“公共研修、学科研修、教研组研修”三模块,聚焦教研组课例研修的设计、实施、评价全过程的实践跟进式深度研修课程。通过“三课两反思”课例研修设计与实施,提升教研组长的学科校本研修领导力,促动教研组长由“经验”转向“循证”思维开展教学研究,发挥校本研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学生成长的关键作用。参加研修的教研组长应用所学课例研修的理念、方法、工具持续推进教研组研修工作,并将其推行至全学科、全年级、全校区的教研活动中,有力促进了教研组校本研修提质,形成了对学校教研组建设实践优化的长效影响力。

    海淀区深耕实践,落实区域对学校校本研修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职能,扎实推进、专业指导各校校本研修工作,各校校本研修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制度规约和良好环境文化,构建了“个体与集体、环境与资源、政策与机制、主题与内容、方式与方法”全要素区域高质量校本研修新生态。面向未来,海淀区校本研修工作将在政策、文化、机制方面更完善,区级培训者、学校负责人、教研组长之间互动更深入,平台与资源建设更丰富,从关键问题到研修主题迭代化改进更扎实,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策略循证式优化更有效,以推进区域校本研修质量的系统性跃升。

    (作者单位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