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不确定的未来需要更明确的目标
陈 肯

    2025开年,DeepSeek和电影《哪吒2》爆火是两个讨论度极高的事件。二者得到认可的背后是相关工作人员数年的全情投入。从这些人身上,我发现长期主义仍然是做成一件事的有效途径。作为教育者,尤其要充分认识并积极践行。

    简单来说,长期主义就是为了一个目标愿意持续努力。这符合教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滞后性的特征。教师应坚持长期主义,体现在实践中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目标在、有方向,便不会轻易迷茫。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与《哪吒》系列电影导演饺子处在不同领域,但二人都早早确立了要做一个伟大产品的愿景,这是支撑他们排除万难、创造不凡的重要动力。对教师而言,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有的教师对这一目标缺乏认识,以致后劲不足,做事三分钟热度。反之,如果教师以发展学生身心、培养适应新时代人才为目标,自然能够扎根日常并兼顾社会发展对教育和学生的影响。为何而教、为谁而教、如何从教这些根本性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最大程度看清事物的本质,确定长远追求,从而守住岁月漫长。

    面对教育过程中的困惑,长期主义也是一剂良药。梁文锋在把DeepSeek带到大众面前之前,历经决策、资金、人才等重重考验,但将中国人工智能带入全球顶尖行列的念头始终支撑他前行。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阻碍很正常,但我们怎样从失败中“满载而归”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容易出现思想行为的反复,这让一些教师常常感觉力不从心。其实,不论上学迟到、上课讲话这样的行为,还是内驱力缺乏、自信心不足这样的心理障碍,都很难通过一两次沟通就杜绝。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教育智慧,还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表现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螺旋上升规律的,从而付出长久的耐心和陪伴。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并不意味着忽视当下,更不是空想、躺平,而需要教师将眼光放长远,保持帮助学生发展的耐心和信心,深耕日常教育教学,将对未来的期许转化为当下的行动。正如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雷军的方法论:看5年、想3年,认认真真做好一两年。

    在功利主义风气仍然盛行的当下,教育常常被数据拖着走,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人们也常常怀疑谋划未来的意义,“人工智能发展这么快,教师会不会被取代”“知识共享的程度前所未有,学校教育还有没有必要”?其实,客观满足越是容易,教育的独特价值越是凸显。因为教育不仅源自学生的知识需求,也诞生于学生的情感呼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塑造人格亦非一日之功。坚持长期主义,应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要义。

    (作者单位系重庆南开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