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地铁上一位教师批阅试卷的场景被乘客拍下,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的教师把试卷铺在膝盖上,一手压住试卷,一手拿着红笔,时而眉头紧皱,时而点头微笑,沉浸在工作中,与车厢里嘈杂喧闹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据媒体报道,该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未能及时给学生反馈,便利用通勤时间批阅试卷。该教师的行为诠释了敬业精神,还是工作压力过大,抑或没能合理分配时间?
————————————————
这既不是想“卷”也不是想“秀”,而是责任心驱使。这位教师听不到喧嚣,也不觉得疲惫,就是单纯把通勤时间利用好,静下心来批阅试卷。为及时反馈给学生结果,教师就要及时批阅,至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批阅试卷,教师按照自己意愿行动就好。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高建香)
这位教师的敬业精神可嘉,但不宜效仿和提倡。现实中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完成其他事务性工作,压力之大是局外人无法想象的。如果工作之余还要在地铁上批阅试卷,其视力如何保护,精神压力何以缓解?长此以往,教师没了健康的身心,如何照顾家人,又怎么能认真工作,更不要说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了。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 钟乐江)
教师在地铁上批阅试卷不应该是一道风景,而是要反思试卷类作业是否需要改革,学业评价机制是否需要完善。相比之下,我更希望看到地铁上用心读书的教师。还时空于教师,让教师在业余时间更多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 周芳元)
类似教师在地铁批阅试卷这样的无边界办公现象,在情感上容易被认为敬业奉献、师德高尚,理性思考就发现可能忽视了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别让敬业成了给教师减负的借口。真正为教师减负应推动课时量标准化、非教学任务减少、弹性工作制等改革,让敬业精神从内耗式的“自我燃烧”变成一种长久的“可持续发光”。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 包玲玲)
有视频也未必有真相。较之公交车的颠簸或私家车、步行方式的一心难两用,教师在地铁上批阅试卷可能是因为地铁车厢更平稳的客观优势,也可能是教师回家后有其他安排,便利用通勤时间批阅试卷的主观选择。另外,此举是该教师的生活常态还是偶尔为之,通过一段视频无从判断。因此,不能否认该教师的敬业态度,但就此推断教师压力过大、工作繁重为时尚早。
(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坪头完小 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