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行思行
除了蔬菜,菜地里还能种出什么
肖 玲

    在幼儿园的午餐中,孩子经常能看到菜心和小白菜,因而对蔬菜的种植、生长过程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组织了蔬菜种植活动,让孩子在菜园有所收获。

    “外婆种菜之前总要把菜地翻一遍。她说这样能让菜苗长得更壮实。”种菜之前,教师带领孩子在菜地里做准备工作,有过种植体验的孩子一边用小锄头翻地,一边给其他小朋友讲解,“翻地的时候要把这大块的泥土敲碎,然后再洒上水。明天我们就可以种菜了”。

    地翻好后,教师拿出家长送来的菜心和小白菜苗。嫩绿的菜苗娇嫩可爱,有孩子说:“这些小秧苗的生命非常脆弱,茎秆很脆,我们在种菜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千万不要碰坏了它们哟。”于是,教师与孩子一起小心翼翼地将菜苗放进挖好的小坑里,轻轻培上土,浇足水,满心都是对收获的期许。

    让幼儿亲自参与种植和管理对他们认知发展的意义在于,既能习得劳动技能、发展运动能力,又能获得种植、观察植物甚至小动物的经验,在通过感官感知植物的过程中,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了解,对植物的根、茎、叶等有了对比性认识,发展了观察、比较的能力。

    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在孩子的精心护理下,菜苗长势良好。一天,孩子们发现菜叶子上出现了许多小洞。对于这个新“发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

    “为什么叶子上会有洞?”

    “因为有虫子吃菜叶!”

    “怎么对付偷吃菜的虫子呢?”

    教师提议:“要不我们请‘农药医生’来帮忙?”

    但有的孩子“否决”了教师的建议:“我妈妈说自己吃的菜不能打杀虫剂,如果打药就会有农药残留,这样菜吃起来就不安全了。”

    在一番讨论之后,孩子们一致决定,既然不能喷杀虫剂,那就多浇一点水:“浇水能把菜叶上的小虫子冲掉,这样菜肯定就能长得更好一些。”

    当孩子们用浇水壶冲洗菜苗时,有的孩子意识到水浇得太多了,于是提醒道:“这次我们不能把水浇到菜地里,水浇得太多蔬菜会‘淹死’的。咱们只冲洗叶子,这样虫子呛水后肯定会逃跑。”童言童语引得教师会心一笑,直夸孩子们“好聪明”。

    在捉虫活动中,幼儿“七嘴八舌”地一起想办法——交流沟通有利于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根据大班幼儿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喜欢挑战的学习特点,教师在种植活动中扮演的是“学习者”的角色,他们故意对幼儿已有经验表示赞叹和惊讶,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幼儿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向幼儿“示弱”,通过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促进幼儿保持兴趣、深入探究。

    又过了一段时间,蔬菜快要成熟了。教师组织孩子去其他班的菜地观摩,与其他班的小朋友交流种植心得。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能总结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他人进行合理评价,丰富幼儿种植活动的内容与内涵。

    收获时节,孩子们兴奋地将蔬菜采摘回来交给食堂师傅。午餐时,大家吃着亲手种的菜,讨论着种植蔬菜的过程,气氛热烈。

    “下一次大家想种哪种蔬菜呢?”餐后,教师向孩子提出“开放性”问题,给孩子树立新的目标,在他们心中埋下新的期许。

    在种植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数量概念、责任意识、与同伴的协作能力、计划能力等都可能得到发展。菜地里种出的不只是蔬菜,还有孩子浓厚的求知欲和“香甜”的获得感。

    (作者单位系广西实验幼儿园,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践行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ZJY990)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