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星期三
名校长工作室
工作室“双育” 名校长“逐峰”
章竹松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勉励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这一精神引领下,湖南省基础教育朱俊中名校长工作室紧紧围绕“育己育人”,构建出一套立体、全面且层次分明的校长培训研修体系,致力于开创卓越校长培育的新样态。

    “双育”培养,厚积校长的“理论盘”。近代教育家叶圣陶曾引用《礼记·大学》中“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与众人共勉,其核心在于践行“育己育人教书”的教育理念。

    湖南省朱俊中名校长工作室将卓越校长培育视为关键任务,以市县工作坊骨干校长培养为推动学校校长“大教研”的动力源泉。工作室以成员为核心,借助市县骨干校长工作坊的力量,致力于培养乡村专家型、研究型校长队伍,营造“既育己又育人”的良好氛围。

    “双线”并行,托起校长的“基本盘”。工作室进行高位统筹,精心规划各成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特色,凝聚各方合力,助力市县工作坊骨干校长提升管理能力。

    一方面,工作室成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他们组建“逐峰团队”,为成员校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团队成员通过“自主式”课题研究、“配餐式”主题阅读拓宽视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管理经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室成员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多项课题,获得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发表多篇文章。随后,他们通过开放式、启发式分享,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成果。

    另一方面,“逐峰团队”以实际行动为校长树立榜样。工作室采用“室+坊+校”融合的方式,组织团队成员先后在北京、长春等地举办专题讲座、开设微分享、下校诊断,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真正体现“领航校长专业成长、融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实现了育己育人的目标。

    “双阶”研修,培育校长的“发展盘”。工作室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深度教研为突破口,形成了“沉浸式自教研+主题式大教研”的“双阶”研修模式。

    在沉浸式自教研方面,工作室采用“三定一读”方式。成员校校长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燃梦打卡”学习,目标是三年读完100本书,并坚持每日反思。同时,通过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方式,全员分享读书或办学成果,加速理论向实践转化,为校长的自主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主题式大教研方面,工作室打破校际壁垒,全面收集各校在教学、育人、管理等方面的困惑以及当前的热点问题。通过“头脑风暴”、专家测评等方法编制问卷,邀请成员校参与测试,分析数据后形成主题问题链,并按照紧急程度排序。每半年下校诊断一次,确定两个主题并分解到校,实现“培、智、研、践”的研训特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发展。

    “双向”评价,保障校长的“赋能盘”。工作室以“评价”为手段,为校长提质赋能。针对团队成长需求,工作室采用“四层级四等级”的评价方式,从“主题阅读、优化学校管理设计、办学成果分享、案例出版”四个层级进行螺旋上升式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成员校进行精准、发展性评价,激励团队不断成长。

    工作室成员校文化的多元性是以学校文化为统领,以管理为抓手,以师德、师资、师能、师情为主体,以传统、地方、学校、个体课程为延伸,推动成员校从融合发展走向高质量、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确保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双融”成果,激活校长的“未来盘”。工作室秉持“边研究、边反思、边实践”的思路,借助“室坊校融合”的力量,打造新校长五环节递进式“双育”培训课程体系,绘制乡村卓越校长成长模型图。

    “五环”“双育”培训课程体系涵盖“做好知识储备、优化管理实践、增长实践智慧、获得专业支持、提升理性认识”五个环节,通过递进式培训,实现校长“感悟实践—知性实践—理性实践”的跃升,促进身心共生式成长。

    乡村卓越校长成长模型图将工作室、工作坊、成员校构建成“校长专业成长共同体”,采用“双育”培养模式,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路径,以多元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从“三维”赋能,提升乡村校长的价值思辨力、组织领导力、专业引领力、守正创新力,构建“五化”校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激活乡村教育活力。

    湖南省朱俊中名校长工作室通过“双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助力校长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逐步做到百位名校长带出千名卓越校长,辐射万名骨干校长,实现省教育厅规划的“百千万”培养工程目标,为教育部“双名计划”摸索“湖南经验”。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湖南省怀化市顺天中学党总支书记,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专项)重点课题“基于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的乡村学校管理人员‘育己+育人’模式研究”成果,课题号:XJK24ASM005〕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