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关键人物
为什么我成了“磁石”
田新柱

    30年前,县教育局的一纸分配函将刚毕业的我派到了老家附近一所仅有12个班级的农村初中。自拿起粉笔的那一刻,我便憧憬着在三尺讲台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课堂上,我讲得激情四溢、唾沫横飞,可部分学生却在下面玩得忘乎所以。提问时,他们一脸茫然,甚至连问题都没听清。老教师劝我,当教师得有威严,不然难以驾驭课堂。于是,我陆续制定了20条班级纪律和语文课规则。我摇身一变成了时刻紧盯学生的“警察”,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严格监督,稍有异常便立即制止。我终于让学生心生畏惧,但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幸好,我并未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转变源于被我罚站一节课的学生柳秀云。那是一个秋雨绵绵、阴沉昏暗的下午,我任教刚满3个月。因期中考试班级成绩不佳,本就心情烦躁,加上我咳嗽得厉害,有时不得不停下讲课,喘口气再继续。上课已过10分钟,第一排靠近讲台的座位却依旧空着,格外显眼。我恼怒地望向窗外,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远处一片朦胧昏暗。就在我转身准备继续讲课时,一声急促而清脆的“报告”打断了我的思路。我皱起眉头,生气地看向这个迟到的学生:一个扎着两条过时麻花辫的小姑娘,额前稀疏的刘海被雨水浸湿,紧紧贴在脸上。她跑得气喘吁吁,小碎花褂子全湿了,裤腿上溅满了泥水。

    “我强调过多少次要按时到校,怎么就是不听?站到外面去!”我压抑已久的怒火瞬间爆发,厉声喝道。只见那个女孩子双手捏着辫梢,嘴唇紧闭,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泛起泪花,缓缓朝门外挪去。我心想,不管她多可怜,今天都不能心软,必须杀一儆百!于是,我继续上课。

    下课了,我走进办公室,忍不住又咳嗽起来。“报告!”进来的是班长刘根喜。这个憨厚的男孩把一个包裹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叠好的纸条,说道:“老师,这是柳秀云让我交给您的。”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我不禁一怔,柳秀云不就是刚才被我罚站到教室外的那个学生吗?我急忙打开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几行漂亮的小字:“敬爱的田老师:这是我托开代销店的二叔从镇上捎来的药。因为路不好走,他中午来晚了。全班同学都盼着您的病早点好起来。您的学生:秀云。”原来是这样!我打开那个纸包,里面是用塑料纸精心包着的又一个小包。打开塑料纸,是一小瓶咳必清片和几小包药,干燥而整齐。我愣住了,涩涩的泪水从脸上流了下来,分不清是内疚还是感动。学生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课,让我终生难忘。那双清澈纯净的眼睛,让我看到了童心的可贵,也让我深感肩上责任的沉重,更让我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颗颗纯真无邪的心灵。

    从那以后,我不再命令、训斥和惩罚,转而采用唤醒、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乃至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我制定了“励精图治,争霸鳌头”的班训,开展课前轮流演讲、举办辩论会,用蜡纸刻板油印《朝霞》班报,创办班级手抄日报,开展学习方法研讨,绘制语文知识树和语文考点网,开设文学创作专题讲座,编辑班级优秀作文集,组织学生投稿,编排课本剧,给学生放电影,让他们从歌曲、相声中学修辞,从名著中感悟人生。课堂上,我与学生因探讨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课外活动中,我亲自为班级板报题字;晚自习时,我带领学生看电视;元旦前夕,我为学生慷慨陈词;兴致高涨时,我为学生即兴赋诗;学生困顿时,我为他们播放相声、歌曲;教室停电时,我和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秋雨肆虐时,我带领学生吟风写冷;雪花飘飞的夜晚,我与学生一起回忆浪漫的童年。

    我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偶尔调课,学生还会不高兴。课下,总有许多学生到办公室找我,我身边常常围满了叽叽喳喳的学生,办公室的同事都说我像一块吸引学生的“磁石”。我也希望自己和课堂能充满磁性魅力,这便是“磁性语文”的萌芽。

    为了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一直保持“磁性”,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和报刊,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我将生活、生命与人生体验融入语文教学,通过每一堂语文课让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世间万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我怀着满腔热忱,致力于将语文课打造成让学生从“感兴趣”到“喜欢”再到“热爱”直至“痴迷”的沉浸式课堂。我逐步从修炼语文教师的磁性魅力、发掘语文教材的磁性引擎、激活语文学科的磁性基因、打造磁化的语文课堂、构建语文活动的磁场等五个方面初步形成了“磁性语文”的教学理念。

    正是那次罚站学生的经历,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促使我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让我逐步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并在这条教育之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