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迎接一场教师培训的革命性重构
汤丰林

    AI浪潮带来了时代的颠覆性变革,在“ChatGPT、DeepSeek等是否会取代教师”的时代焦虑之中,教师培训需要积极行动,作出应有的回应。毫无疑问,教师培训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须我们作出既回应技术挑战,又符合教师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反思与设计。

    AI时代,亟待厘清“为师之本”。从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到2025年DeepSeek异军突起,无论技术界还是教育界,都在积极思考并讨论未来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变革乃至教师存在的必要性。而能否清晰认识“师之本”“师之变”等这样一些触及教师本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们未来的教师培训应该如何开展。

    何为“师之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如何传,业如何授,惑如何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师之本”的把握,这个本便是“立德树人”的逻辑基础。师生关系的出发点是“师”之“我”,即师以“我”面对学生的“你”,构成了我与你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我”是逻辑起点,也是教育的逻辑基点。正因此,师的政治信仰、师德修养、专业水平等直接决定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要求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我们可以说,“师之本”在于不断提升并完善“我”的标准与形象,建好教育的这个逻辑基点。

    “师之变”会是什么样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教师角色提出了巨大挑战,不过AI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我”的概念,而只要它不能有这个“我”,那么它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师”。因此,AI无论何时,充其量只能成为“师”的助手,在知识传播、资源提供和日常管理中发挥其优势,而在学生的社会情感培养、人格与品德养成、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等育人行为方面,只能由教师来承担。因此,我们可以说,“师之变”的界限在于“教书”的部分职能会由AI来承担,而全部的“育人”功能则只能由师来承担。

    AI时代,需要建立新型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培训必须发生深层次的变革。这场变革不再是传统培训的升级与优化,而是从理念到形式的重构。在这样一场教师培训的革命性重构中,我们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培训关键目标的转变。近年来,我们提出了将教师培训从知识与能力的更新,转型为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与行动。无疑,这是符合AI时代日益凸显的个性化培训与精准性培训要求的目标转变。个性化培训要求解决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而传统培训只能解决共性问题,或只能尽量趋近于小组共性问题。从传统教师培训的组织方式而言,精准性培训本身就无法实现,或者最多也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推动培训组织形式的转变。从培训的关键方式而言,则要全面实现从组织培训向支持学习转型,即未来的教师培训需要将重点转向支持教师的学习。

    二是培训组织形式的转变。针对AI时代的新要求,我们要实现培训组织形式深层次转型。总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重构。

    其一,政府抓政策。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培训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不仅有效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运行良好的五级教师培训机制。但从AI时代的新形势来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职责。就政府层面而言,要把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从组织调训等复杂的专业活动中解放出来,重点放在抓政策优化与指导,以确保国家政策有效落实,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的特点与发展需要。

    其二,院校抓资源。各级培训院校应该从繁重的大规模培训组织实施中解放出来,重点放在三类资源的建设,并实现省域内或全国性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即按照教师全生命周期建设持续性专业提升的课程资源,供基层学校根据本校教师发展需要组织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供每位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案例资源,即按照国家课改的总体要求,建立以学段、学科为基础的多元案例资源,供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随时学习交流;AI平台资源,近年来AI赋能教育教学的相关学术研讨活动不胜枚举,但基本是技术专家唱主角,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技术导向的AI赋能教育的格局。而实际上,技术导向的赋能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我们亟须形成教育导向的技术赋能格局,以深度解决技术融入教育、融入课堂的问题,各类培训院校积极建立更加亲教、亲师的AI赋能资源迫在眉睫。

    其三,学校抓落地。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教师培训已经解决了组班式全员培训的问题,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培训的主阵地应该在教师所在学校。因此,未来的教师培训应该逐步实现由一线学校整合各类资源,为每位教师搭建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各级培训机构则逐步转向以资源建设、引导性培训和校本指导为重点。这样,教师培训就既解决了针对性与实效性问题,也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

    其四,教师抓学习。如果上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那么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非常明确,就是专心致志地学习。因此,教师培训亟须解决的另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深入开展教师学习研究,探寻教师学习的规律与特点,为各类资源的建设与培训组织形式的变革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指导。同时,为教师搭建以培训者、AI智能体、参训教师为核心的基于AI生态环境的学习共同体,为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提供AI时代的专业支持。

    (作者系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市特级教师协会会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