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新观察
“生源荒”倒逼幼儿园转型
本报记者 黄 浩

    暑期已至,再有不到两个月,家住北京市房山区的王先生的二孩就该上幼儿园了。与老大上幼儿园时“一园难求”不同的是,今年王先生要轻松得多,附近仅存的几所幼儿园都主动打来电话,邀请王先生将孩子送入自己的园所。

    在生育率持续走低、适龄幼儿减少的趋势下,大量民办幼儿园因为招生不足而关闭,甚至许多公办幼儿园也陷入“招不满”的忧虑。记者注意到,一些幼教从业者正尝试转型,如投身直播、电商、家政等领域。

    这些迹象都表明:幼儿园已经迎来“关停潮”。

    由“多”到“少”

    记者梳理五年前全国与地方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教育热点议题,“入园难”“入园贵”的讨论不在少数。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家长彻夜排队为孩子入园争一席之地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情况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变化。得益于我国对学前普惠资源的投入,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4年的92%,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等难题。

    但与此同时,在人口变化的大趋势下,学前教育面临着新的危机。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在园幼儿3583.99万人。相比2023年全国减少了2.11万所幼儿园,这是近年来幼儿园下滑数量最多的一年。

    以东部沿海地区某县为例,该县此前常年出生人口保持在3000多人,峰值时期能达四五千人。然而2024年9月的数据显示,该县幼儿园小班人数仅有1700余人。一名公立幼儿园园长向记者表示,过去该园第一轮招生就能招满,但去年该园经过三轮招生仍未能完成计划招生人数。

    不过,并非所有幼儿园面临“关停”困境,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学前教育保教专委会委员侯莉敏告诉记者,遭受冲击更大的是那些办园规模小、教育质量不高、教师流动大的幼儿园。

    相比公办园的“招不满”,更大的危机显然来自民办园。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幼儿园教师柴烨注意到,他周边幼儿园的关停主要集中在一些私立幼儿园。目前他就职于一所公办幼儿园,生源情况相对平稳,感受到的压力也较小。

    即便如此,作为一所民办幼儿园园长,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幼儿园园长唐乃香认为,如今还不是民办幼儿园最难的时候,“民办幼儿园面临的最大危机与挑战是在未来2—3年内,生存与淘汰的局势瞬息万变。”唐乃香说,随着2025届毕业生陆续离园,她所在幼儿园内剩余的在园儿童数量将进一步减少,这一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从“关”到“变”

    尽管幼儿园数量在减少,但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并未降低。

    在侯莉敏看来,幼儿园关停现象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其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仍是家长选择时的焦点,如何向高质量转型成为当前幼儿园迎接挑战的关键。

    面对“招生难”困境,福建省古田县鹤塘中心幼儿园的做法是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育儿讲座、亲子绘本阅读沙龙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和教师,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与信任。同时优化课程设置,做好做精以绘本为载体的“阅绘悦美”园本特色课程,融合中国原创绘本的传统文化体验等打造特色课程,以此吸引更多幼儿。

    “公办园要突围,需要守住‘普惠底色’,同时做强‘特色亮色’。”鹤塘中心幼儿园园长余海燕说。

    民办幼儿园的“求生”之路则更为“激进”。以潍坊市北海幼儿园为例,唐乃香仔细研究了民办企业“胖东来”在实体经济低迷、线下零售商场消费下滑的背景下逆势上扬的经验,寻求管理理念的突破。自三年前起,潍坊市北海幼儿园便启动了公益早教项目,并同步加强线上线下宣传力度,每年儿童毕业演出都会选择在附近最具人气的商场举办,向社会各界展示孩子的风采。从今年起,该园开始利用空余教室开展托辅和培训服务,并通过延时托管、假期全托等增值服务满足职工家庭的需求。也正因此,众多家长仍然将收费相对较高的潍坊市北海幼儿园作为自己的选择。

    “幼儿园要在优胜劣汰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把提升内涵和质量作为契机,实现办园质量的升华和蜕变,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侯莉敏说。

    转“危”为“机”

    在业界看来,幼儿园面临的这场“阵痛”并不一定是坏事。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该市学前教育中心主任陈苗向记者表示,近年来温州市一些位置较为偏远的农村园和质量较弱的民办园面临“关停”,但该市学前教育锚定公益普惠基本方向,要求各地坚持一园一策原则,通过升等创优、改造提升、抱团发展等方式妥善处置薄弱幼儿园的关停等问题,起到了“抬升底部”的作用。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今年温州市优质园占比从84.26%提升到91.37%。

    伴随着幼儿园和在园幼儿数量的减少,学前教育教师数量也在同步下降。2024年,全国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283.19万人,与2023年相比减少了超24万。在“压力传导”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

    不少受访园长都表示,其所在幼儿园在转型中尤其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柴烨透露,流芳幼儿园在应对趋势变化中重点提升教师观察、理解和支持幼儿游戏与学习过程的能力。唐乃香向记者表示,潍坊市北海幼儿园的教师展现出极高的“斗志”和“精气神”,“面对低迷的招生形势,教师依然团结一心,这种精神尤为珍贵”。

    与此同时,“向下延伸,寻求与托幼教育的融合”也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路径。有专家表示,探索教育系统与卫健系统联合,做好“托幼一体化”普惠学前教育的科学顶层设计,学前教育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更令人振奋的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这意味着未来学前教育的普惠性会继续加强,将进一步缓解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的顾虑。这样的政策利好,也给了学前教育从业者更多希望与信心。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