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的广阔天地里,阅读恰似一盏明灯,照亮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阅读蕴含的强大力量,也见证了学生在书香浸润下的点滴成长与蝶变。
2025年春季开学,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小红烛阅读推广志愿小队成员邢倚天和狄东瑶兴奋地向同伴展示手机,激动地喊道:“快看,寒假参加领读员活动的结果公布了,我的荐书作品被录用啦”“我也入选了”!她们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笑容灿烂而真挚。这一幕,不仅是她们个人的荣耀时刻,更让我感受到长期坚持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校外领读,向上生长的动力
回顾过往,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恰当的读书目标,培养其持续阅读的习惯,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要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推动大学生阅读的最高目标,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单纯以考试、荣誉和奖学金为导向的“功利化”阅读。经过3年多不懈探索,我们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让“读者”转变为“领读者”。
从2022年起,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与唐山市丰南图书馆合作开展“领读者”项目,目前已走过3年多的历程。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志愿者为丰南图书馆公众号提供优质荐书作品,向青少年推荐经典好书并分享独到见解。同时,学生根据不同时节精心制作书评讲解视频,介绍二十四节气,推荐不同时节适合阅读的书籍。截至今年4月,项目已成功发布8期,累计39名学生成为领读员。邢倚天和狄东瑶刚入学半年便脱颖而出,她们撰写的荐书文章凭借出色的质量被评选发表,展现出非凡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2024级生物科学二班学生乔烁同样是“领读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不仅在丰南图书馆担任领读员,寒假期间还在家乡积极开展生物科普领读活动。乔烁利用参加“海南省国家公园科普宣教志愿服务行动”的时机,在社区、公共广场、家庭聚会等多个场合,热情宣讲动植物养护知识与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此外,他主动向老年人宣传防网络诈骗知识,并积极与其他图书馆沟通协作,谋划开展科普讲堂等活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领读者”的责任与担当,将阅读、学习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
领读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要成为优秀“领读者”,所写感悟必须独具匠心,既能吸引编辑、评委的目光,又能赢得“粉丝”的喜爱,更要激发图书馆读者的借阅兴趣。邢倚天为撰写《四世同堂》的荐书文章,反复研读原著两遍,深入挖掘书中内涵,最终以新颖的视角、深刻的解读脱颖而出。只有学生自身深入阅读,真切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才能产出高质量的评论,感染他人爱上阅读。唐山地区的大学生更应铭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使命,以自身的阅读实践带动身边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中。
校内自读,向下扎根的赋能
学生能在“领读者”项目中崭露头角,除了自身对阅读的热爱,还得益于校内丰富多样的“自读”活动。依托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校指导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广泛招募有阅读意愿的学生参与。活动通过自读、展示等环节,结合指导教师的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阅读问题,梳理阅读成果,引领其思想成长。这里的“自读”并非简单的独自阅读,而是在阅读前,教师进行科学的示范与指导;阅读过程中,师生相互陪伴鼓励;阅读结束后,提供平台供学生展示交流。
今年,系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开办了针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的读书班,并邀请专业课教师、党团务工作者、思政教育工作者等开展讲座与指导。在今年4月唐山市举办的第二届全民阅读节主题征文活动中,生命科学系学生表现优异,6名学生的作品获奖。
这些读书活动并非随意开展,读书书目也经过精心筛选。我们将“阅读疗法”引入读书活动中,紧密结合学生现阶段心理发展特点与学校当前教育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主题阅读。在心理健康方面,选用中国图书馆学会推荐的《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塑造健康心态;在专业素养方面,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将物候变化与生物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物之美、生命之美。目前,我们已结集10个节气优秀文章,集全后计划作为学生“美育”读本;在思想品德方面,推荐学校自编的《红色记忆》,以及《大学》《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开设“读书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师德师风方面,整理汇编2020年至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专题集,组织立志成为教师的学生阅读并撰写心得体会,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师德情怀。
除读书活动外,我们还开展了观影、宣讲、手工制作、书签和读书记录本等文创设计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将有机会被选拔为团队成员,参与后续的“领读”活动。如今,小红烛阅读推广志愿小队成员正积极投身《节气之美》和《教书育人楷模》读本的编辑与撰写工作,在新的领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
教师范读,播种“悦”读的种子
在整个读书活动体系中,“指导教师范读”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我联合全校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教师组建了读书小组,该小组后来发展成为校级“五花三参促学风”辅导员工作室。作为工作室发起人之一,我对阅读怀有深厚热爱,成为高校教师后更是广泛阅读与工作相关及教师成长类图书。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我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我们定期以沙龙、会议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进而带动了师生共读的热潮。随后,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了学生读书兴趣小组,工作室教师担任学生读书小组指导教师,用自己的读书成果为大学生示范读书的意义、传授读书的方法、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深刻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受此启发,结合我校持续开展大学生阅读活动的实践经验与相关阅读理论,我们创新设计了“志愿阅读三阶段”模式,即范读—自读—领读。该模式激发了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带动了全社会的阅读氛围,充分展现了大学生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浓厚氛围贡献的青春力量。同时,该模式将校内自读与校外推广、自我提升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与检验成效、万卷书与万里路有机结合,切实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看着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成长进步,我倍感欣慰与自豪。在阅读的陪伴下,他们定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而我们的读书活动也将持续深入开展,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让更多学生受益,让书香弥漫校园内外,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系唐山师范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