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在抓好校内教育提质增效的同时,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校外培训常态长效治理,通过完善机制、多维宣传、数智赋能等措施,全方位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统筹完善机制,构筑监管体系“四梁八柱”
创新“三个三”工作法。泰山区紧抓校外培训关键环节,找准问题根源,凝练创新“三个三”工作法:实行进门“三必看”,即一看证照齐全、二看师资合格、三看费用公示;凡交费“三不可”,即不可私下交费、不可超时长交费、不可超限额交费;凡消费“三必须”,即必须主动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必须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购买课程,必须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开具收费票据并妥善保管。
凝聚部门联动合力。泰山区构建“制度+责任+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健全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外培训监管综合协调机制,强化属地管理,形成教育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市场监管、公安、消防、街道(镇、乡)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强化执法惩戒效能。泰山区建立“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巡查机制,加大违规培训查处案例曝光力度。同时,实施寒暑假专项整治行动,先后出动检查960余人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及场所1850余场次。
依托多维传播,打造政策宣传“瀑布矩阵”
图文海报明要点。围绕校外培训全要素全流程,泰山区原创设计“三个三”工作法彩色版海报,图文并茂指明要点,既作为行动指南提醒家长,又作为行业规范约束培训机构,形成“抬头可见、驻足可观、一目了然”的视觉效果。
视听创作拓新圈。泰山区精心打造150秒动画微视频,在城市主干道、万达等核心商圈、中小学校门口等人流密集地段滚动播放,通过生动的卡通形象、明快的配乐节奏和通俗化的解说,将政策核心要素转化为“看得懂、记得住”的视听语言,吸引市民品评交流、自发拍摄转发,让政策宣讲深入人心。
线下互动生共鸣。泰山区组建由教育专家、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构成的“百人宣讲团”,深入嘉德社区等20余个居民集聚区,开展“政策夜市”“广场课堂”等宣讲活动,通过“视频展播+案例剖析+现场答疑”的方式,推动政策宣传从“单向输出”升级为“双向共鸣”。
强化数智赋能,夯实智慧管理“数字基座”
规范资金管理。依托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泰山区用好用足“一网统管、全程可溯”的智慧监管体系,打造线上“省心选课、安心购课、宽心缴费、放心退费”全流程闭环,形成预收费完成情况定期通报等制度,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服从监管,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消费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可实时查看课程进度、消费明细。
实施数字调控。以数字化手段破除监管壁垒,泰山区创设“云监管”动态监控系统,依托即时通信软件将校外培训机构按照属地创建群组,通过“点名呼叫”“随时连线”“随机抽检”等方式,将培训机构日常经营行为逐步透明化、可视化、规范化,同步实现从业人员无犯罪记录季度动态排查全覆盖。
完善风险预警。泰山区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年检评估细则》,通过分析比对历年数据找准机构薄弱点和风险点,抓严抓实年检工作。同时,以数据为基础强化结果运用,实施末位预警机制,全方位打造“事前有审批、事中有监管、事后有评估”的闭环管理。
(作者系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