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钦州市作为广西沿海重要城市,正处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简称“国平台”)这一优质资源,打破地域限制、弥补师资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平台筑基,夯实数字教育根基。“国平台”由教育部主导建设,是全国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平台资源权威丰富,涵盖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视频、课件、习题、案例等,内容丰富且质量可靠。不仅如此,还支持教师在线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研活动组织等全流程教学活动,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使其能够随时随地获取资源并互动交流。这些资源和功能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助力教育行政部门实时了解教学情况,从而进行宏观管理和精准指导。“国平台”还根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用户需求变化,不断完善功能与资源,保持与时俱进。为了发挥好这些优势,做到资源使用的深度渗透,钦州市积极推进“国平台”落地应用。截至2025年6月,全市1536所学校激活使用“国平台”,激活率达100%;平台注册教师并通过认证超4.5万人,学生用户达5.27万,家长注册数1.99万,为全市教育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也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 应用拓路,创新教学与教研模式。怎样优化城乡协作、如何以大数据驱动个性化教学?钦州市以“国平台”为依托不断拓展教学场景,推动教学与教研模式改革。 在赋能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钦州市借助“国平台”远程直播功能,组织城乡学校探索“双师课堂”,城市优秀教师通过网络实时授课,乡村教师协助课堂管理和个别辅导,让乡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同时,鼓励教师利用“国平台”丰富的微课资源,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知识点,课上侧重于问题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校还制定相应考评机制激励教师参与。基于“国平台”大数据为每个学生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和发展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轨迹和成绩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针对性辅导,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在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钦州市利用“国平台”教研社区功能,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培训研修班,培训内容涵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课标解读等,助力教师拓宽视野、更新观念。 均衡引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钦州市注重发挥“国平台”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遴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领导班子重视、教师积极性高的学校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各项应用功能。市教育局定期对试点学校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评估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通过召开现场会、编印宣传册等在全市推广。得益于这些举措,偏远学校“国平台”资源使用率较高,城乡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得到更均衡的分配,让农村地区的学生和教师也能共享数字化带来的红利。 创新攀高,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尽管钦州市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区域间数字基建不均衡导致部分偏远地区存在终端设备短缺等硬件瓶颈;海量优质资源的精准筛选与校本化适配难度大,难以满足差异化教学需求;教师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老年教师群体存在技术适应障碍,且常态化教研机制尚未形成等。为此,钦州市正着力构建“基建—资源—师资—机制”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通过分层分类施策实现“国平台”价值的深度释放。 未来,钦州市将以“国平台”应用为契机,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应用相促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协同,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努力建立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具活力的教育体系。 (作者系广西钦州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