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区域观察
“四位一体”开辟省域阅读新路径
刘亚雄 刘胜兰

    “全民阅读”与“读书行动”的推进呼唤高质量的阅读教育。针对当前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内容零散、方法欠缺、评价单一等问题,湖南省小学语文团队依托省级规划课题研究,探索构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策略、模式、评价“四位一体”的课程化实施体系,开辟省域深耕阅读的新路径。

    分级制定书目,丰富阅读资源。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选择“读什么”尤为重要。团队在系统梳理统编教材有关课外阅读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湖南省中小学生读书行动推荐的100种书目,再结合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的资源,制定了1—6年级“必读+选读”课外阅读分级书目,整体构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内容体系,解决了课外阅读内容零散化、随意性的问题。同时,丰富优质的阅读资源能满足真实的成长需求,帮助学生在阅读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建构阅读策略,培养阅读能力。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怎么读”还需要专业的指导。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团队不仅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教材中习得的“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还将“图像化”“批注”“自我监控”等十余种阅读策略依据学情、文本等不同特点,有选择地渗透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知理解、迁移运用、反复实践、主动建构,逐渐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

    探索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能。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教师需要全程参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基于实践,团队分别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及“实施推进”三个层面开展研究,探索了五种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为区域教师提供参照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案。

    一是“篇本类”一体化递进式连读教学模式。该模式按照“篇”中学法—“本”中练法—“类”中用法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将教材单元“单篇”学习中习得的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等迁移运用到同类文体的整本书阅读实践中,并整合“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要素,掌握一类文体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策略。

    二是“一书三课”整本书阅读基本教学模式。围绕阅读指导书目,关联阅读教学的三个节点,通过读前“导读课”、读中“推进课”、读后“交流课”三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阅读全过程。导读课引导学生有兴趣读、有目标读、有方法读、有计划读;推进课引导学生解决困惑读、更新方法读、丰富认知读、联结生活读;交流课引导学生检测效果读、梳理文本读、交流主题读、展示成果读等。

    三是“互联网+”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模式。设计学生必读的36本书籍的阅读任务,每本书创设导读与规划、自读与伴读、活动与展示、梳理与探究4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大致包括8项子任务。学生通过“互联网+”整本书阅读任务群选书、读书、聊书,交流阅读思考,分享阅读成果,记录阅读成长;教师通过“互联网+”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引导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建构阅读策略。

    四是“项目式”整本书阅读模式。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设置“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借助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等活动,获得相对完整而具体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五是整本书跨学科阅读模式。学生在充分阅读整本书后,教师提出有研究价值的话题或问题,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实现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协调和融通。

    深化阅读评价,激发阅读动力。整本书阅读“如何评”,既是难点也是痛点。团队构建了评价目标精准化、评价角度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情境真实化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目标精准化是指分学段研制《整本书阅读评价分级目标》,让学生阅读有标可依、教师教学有标可循;角度多维化是指从阅读量、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策略、阅读效果五个维度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评价;方式多样化是指包括观察评价、活动评价、量表评价等多种与评定内容相适应的评定方法;情境真实化是指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极主动、客观全面诊断阅读过程,寻求优化改进。

    为切实提升教师阅读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团队通过构建“省级名师—卓越教师—骨干教师”的专业教师梯队,通过专题讲座、课例研讨、教学沙龙等方式将课题成果层层辐射。同时,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打破班级、校际、区域和城乡界限,以课题组成员这个“点”带动学校阅读这条“线”,进而辐射到区域整个“面”的进步。此外,连续举办全省义务教育阅读指导能力专题培训,聚集多方力量培育“种子教师”,让阅读教育的生命力在破土与共生中绵延成一片蓬勃的森林。

    (作者单位分别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益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