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读懂教育家精神》出版座谈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黄浩) 10月16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学术交流会暨《读懂教育家精神》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庞丽娟表示,《读懂教育家精神》追溯了教育家精神的理论来源、历史文化来源与现实来源,解码了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路径,有助于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教书育人的行动自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指出,《读懂教育家精神》对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进行了解读,为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有力支持,是教师培训和师范生培养很好的工具书。

    据悉,《读懂教育家精神》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 万景达) 日前,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分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校区)召开“数智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年会。

    会上,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作题为“‘画像’的两重性——AI赋能中小学的现象分析”的学术报告,他认为AI以“画像”的方式赋能中小学教育教学,既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进而因材施教,也存在着可能的风险。面对“画像”,他认为应当将其作为参考而不能绝对化。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复兴提出,数智时代教育理论需要重大变革,要建设中国特色数智教育理论与方法论,通过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理论等对数智时代的教育理论进行体系化、学理化、创新化阐释。

    2025年度安徒生教师奖颁奖典礼在丹麦欧登塞举行

    本报讯(记者 褚清源) 10月14日,2025年度安徒生教师奖(ATA)颁奖典礼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欧登塞市的安徒生博物馆纪念堂举行。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小学校长于海龙、浙江省杭州市云谷幼儿园园长蔡伟玲等中国教育工作者参加领奖。

    安徒生教师奖组委会主席本尼·尼博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将安徒生身上所体现的热情、执着与创造力传递给更多中国孩子,继续助力他们在快乐童年中茁壮成长。欧登塞市副市长安德斯分享了安徒生与中国的特殊情缘,他表示安徒生自幼便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尽管从未来到中国,但他在自传中记录了对这个东方国度的向往。

    安徒生教师奖发起人董瑞祥表示,凡具备童心、激情、好学、勇于探索、乐于分享,并已取得显著教育成果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均有资格成为安徒生教师奖候选人。据了解,安徒生教师奖旨在表彰那些能够创造童话般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要求获奖教师应“想得美”——拥有令人憧憬的教育理念,“做得好”——开展扎实而令人敬佩的教育实践,“传得远”——通过动人的教育传播使更多人受益。

    “以体树人”北京中小学校长体育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钟原) 10月14日,2025年“以体树人”北京中小学校长体育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会议主题为“深入推进北京体育八条,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开幕式上,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滨强调了学校体育在“以体树人”中的核心作用,并介绍了首都体育学院在体育师资培养、中小学体育指导方面的实践基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张晓玲从政策层面解读了“北京体育八条”的重要意义,她提出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蔡崇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海市分享了基金会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表达了持续助力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决心。

    主旨报告环节,首都体育学院校长张霞阐述了首都体育学院落实北京体育八条、破解中小学生“四小”问题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阶段性成果。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介绍了学校从课程到场景的全链条实践路径及筑牢体育育人的系统化支撑体系。

    《诗情画意品红楼》新书发布暨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万景达) 10月16日,由作家翟海潮编著的《诗情画意品红楼》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孙伟科、副会长赵建忠参加研讨会。

    孙伟科表示,经典需要经由更多读者的阅读、接受、欣赏并变为自身的文学营养,当代普通读者接受《红楼梦》需要一座桥梁,而《诗情画意品红楼》则很好地扮演了这座桥梁。“本书把诗、画的特点概括出来,围绕‘情’和‘意’做足了文章,既深入又不失通俗传播的特点。”赵建忠评价。

    据悉,《诗情画意品红楼》汇聚433首原创诗词、259幅插画及216篇品评文字,10多个省市近30位红学研究者、诗词作者与书画爱好者参与创作,是一部兼具学术性、艺术性与普及性的作品,目前该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