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开的季节,远离了小城的车水马龙,我独自一人穿梭在稀疏的村落间,奔赴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支教。 我支教的学校四周群山叠翠,稻田环绕,鸡犬相闻,就像一口与世隔绝的“井”。学生每天从不同的村子踏过石桥跳进校园,活动的空间仅仅局限在方墙之内,犹如一只只活跃在井底的“蛙”。 初来乍到,我时常被蛙声、虫鸣、犬吠声惊扰到夜不能寐,但我从没有想过放弃,一直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守,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里探索。日子久了,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自己也成了一只快乐的“蛙”。在月朗星稀的夜晚,我静坐窗前聆听这乡野独特的“田园牧歌”,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里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如何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我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走一段红军小路、向革命先烈献一束野花、吃一顿红军套餐、学唱一首红军歌谣……我们一起体验红军当年穿草鞋、吃野菜、披蓑衣的艰苦环境,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军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起线上观看“图说百年”小视频、“话说当年”文章和“百年先锋”人物故事等,汲取思想养分……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我以特色课程提升红色教育吸引力,让红色种子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结出砥砺前行的自信自强之果。 我希望以爱心和欣赏为针,以信任和对话为线,为更多乡村的“天使”缝补翅膀,让他们重新飞翔。 班里有叶心这样整日沉默寡言的学困生,上课时总爱把头埋在课桌下,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孩子们总爱打趣她:“叶心叶心,一点不用心!”为了聆听叶心的心声,我特意安排她坐在第一排,时刻关注她,请同学帮助她,只要她稍有进步就毫不吝啬地大力表扬。为了让叶心融入集体,我带领孩子们在春暖花开的山上踏青,在卉木萋萋的溪边诵读,在红叶摇曳的枫林里写诗,在雪花纷飞的梅园里赏梅。我们给路过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溪、每一棵树、每一条小径、每一朵不知名的花都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我们因地制宜,把破旧简陋的教室布置的生机盎然。平淡的日子,就像花儿一样静静地绽放着。 在叶心生日的时候,我特意买来大蛋糕,让全班同学陪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叶心的目光渐渐变得清亮起来,耳边偶尔也会飘过她银铃般的笑声,领奖台上也有了她久违的身影……现在提起她,大家都称赞说:“叶心叶心,真用心!” 前不久,叶心送给我一张自制的贺卡,清秀的字迹赫然写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谢谢您给了我重新飞翔的翅膀!”我心生感动:每个孩子的生命都可以有枝可依,我们需要的是给他们一根合适的枝条。 井底下的天空虽然偏僻狭窄,但是丰盈饱满,我可以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燃烧教育激情,成就职业梦想;可以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分分秒秒里,收获弥足珍贵的师生情谊;可以在伴随每一个奋斗和跋涉足迹的瞬间,收获成功的喜悦、进取的快乐和创造的幸福。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怀家长之心为师,秉工匠精神执教,做永不停步的教育修行者!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宜城市汉江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