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分解步骤。课堂常规不佳的英语课上,主要问题是学生不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或速度跟不上。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研究活动设计,分解步骤,简洁指令并充分示范。比如在需要用到课本的活动前,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可以边演示边说“Show me your finger. Point to your book. Open your book. Turn to page...”简单的“翻书”活动,实际是分化成“出指、指书、开书、翻页”四个步骤。
即使对于相对复杂的活动,教师也要注意不做大段的说明,尤其是英文说明,否则学生平添理解的负担,更会游离于课堂之外。比如,借助听音涂色活动进行复习,教师可以将活动分解为以下活动步骤:(1) Show me your red/ blue...(可以比答案多拿出一色,既节省找彩笔的时间,又增加听力理解的考察);(2) Draw a red circle on “Part B.” Draw a blue circle on the ear. It means “listen”...(边说边板书示范,既是预练选色,也是明确活动要求,同时增加了多种形式的语言输入);(3) Point to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涂色前先认识要涂的对象);(4) Now, listen, color and say. (每项要求简化为一词并伴有动作演示)。
三是要互动合作。小学英语课堂要在“玩”中学,“做”中学。学生不仅要跟着老师“玩”,更要跟同伴“玩”,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教师要营造同伴合作的良好氛围,设计具体活动内容和步骤,使课堂活动顺畅推进,全体参与。比如,同伴活动前,教师边演示“握手”边说“Shake hands with your partner, 1, 2, 3!”可以帮学生在3秒内找到自己的同伴,进入“同伴学习”的准备状态;介绍具体任务时要明确活动双方由左到右分别是1号和2号,师生示范再确认:I am number 1, XX is number 2. So who goes first?学生理解了各自活动的“顺序”,就不会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互动合作中正面评价同伴,既能保证活动顺畅进行,也能最大可能评估教学效果。比如课前热身活动设计为学生和教师、同伴三方互动,教师先通过拼读卡片或口头描述自己头脑中的某词,学生一边大声说出自己的猜测一边在情景图或词卡中找到相应的内容。此时教师说:“Look at your partner. Is he or she right?No?Just point to the answer. Yes?Say‘Thumb up’!”引导学生检查同伴是否正确,如果答案错误,只要指出正确答案即可;如果正确,则给同伴“点赞”。这里要淡化“追求正确答案”,避免合作学习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