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
一校一品
劳动周:延展劳动的时空
邓国亮 熊 玫

    为了让城区学生更好地了解乡村和乡村劳动者,体验乡村生活,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学校教育集团以“走进西湖李家”为主题开展“劳动周”活动。

    西湖李家作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有着浓厚的农耕文化、孝悌文化氛围,其天然的劳动场域、丰富的劳动资源为劳动周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活动中,学生了解、参与乡村劳动者的劳动生活,养成安全劳动、规范操作的劳动习惯,理解乡村劳动者的艰辛和不易,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感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准备期,传递积极的劳动情感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征求学生对劳动周活动内容、安排等方面的建议,主动吸纳学生的可行性建议,优化、完善学校劳动周活动的具体安排,让学生做劳动周活动的小主人。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建立积极的劳动情感。

    学校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统筹的方式确定劳动小组;在劳动课时间通过多媒体资源、宣传挂图、个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提前了解农事劳动中相对陌生的劳动内容。“评价前置”是准备环节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劳动评价的内容,让学生的劳动有章可循。

    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进一步宣传劳动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告知劳动周活动的内容和安排,获得家长的支持配合。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农村劳动的经历和感受。

    此外,学校还要做好劳动场所、劳动工具、劳动材料、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准备,保障劳动周活动安全、有序、高效进行;在劳动周开始前举行“授旗仪式”,提升学生的劳动认知,增强劳动周活动的仪式感。

    实践期,参与真实的劳动体验

    劳动周的活动主要包括大豆的收割、加工、包装、分享等,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智慧。

    第一天:走近西湖李家劳动者。上午,学生参观劳动基地,熟悉劳动环境,分组走进村民家庭访谈,了解乡村劳动者的相关情况、整理访谈内容。下午,学生分组撰写调查报告,进行组内交流、班级分享。晚上,学生撰写劳动日记、分享劳动感受,带队教师小结劳动情况。

    第二天:收豆小农人和学农小达人。上午,学生领取劳动责任地,了解大豆的生长特点、学习大豆收割的方法、安全操作的规范,然后分组收割大豆,其间基地导师适时指导,关注劳动任务的完成质量。下午,学生分组运送豆株到晒场晾晒,并使用工具拍打豆株、收拾豆果。晚上,学生分享劳动感受,观看纪录片《种子种子》。

    第三天:豆腐小西施和带货小主播。上午,学生认识大豆加工的劳动工具,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豆腐与豆浆的异同,分组开展磨豆成浆的劳动,体验“煮浆—点浆—滤水—压模”的豆腐制作流程,最后分组设计豆类产品的包装,分享创意方案。下午,学生分组策划产品销售方案,开展摆摊零售和网络直播的销售活动。晚上,学生分组制作以豆腐为原材料的三种菜品,分享菜品创意、评选优胜小组。最后,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把销售利润投入“乡村公益项目——留守老人公益餐”,让学生在公益活动中体验劳动的成就感。

    第四天:厨房小帮手和老人“小棉袄”。上午,学生走进雨花敬老家园给乡村老人分享劳动趣事,进行志愿劳动服务,然后分组制作绿豆汤,开展“送清凉”活动。下午,学生分组领取帮厨任务、讨论小组分工,进行蔬菜的洗切与搭配,餐具的分发、收拾、清洗等劳动。晚上,各组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策划节目致敬乡村劳动者。

    第五天:致敬西湖李家劳动者。上午,学生走进西湖李家农博馆,观看、演示“谷怎么变成米”“芝麻怎么变成油”,感受农耕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再以班级为单位选出1—2项优秀的节目策划,并以此排演汇报节目。下午,学生进行劳动周汇报演出,通过劳动故事分享、劳动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讲述劳动周的难忘体验,回味劳动周的快乐、艰辛、光荣,最后进行劳动总结,颁发“劳动小能手”证书,让劳动周活动充满仪式感。

    延展期,促成良好的劳动自觉

    回到学校以后,教师要从3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自觉。首先,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将劳动周活动复盘,从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安全等要素评选生活自理小标兵、学农小达人、豆腐小西施、带货小主播、厨房小帮手及劳动安全示范员,引导学生向身边的劳动榜样学习。其次,展示学生的劳动日记、手抄报、摄影作品、农作物小标本等,让更多学生感受乡村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乡村劳动者的光荣与美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最后,学校在劳动周活动之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芽苗菜的种植、校园劳动服务岗的实践、社区服务性劳动的体验,促进劳动实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劳动习惯,促成一种良好的劳动自觉,成为一个爱劳动、懂劳动、会劳动的时代新人。

    劳动周是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拓展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还可以沟通家校社的联系。学校开展劳动周活动时,会在主题选择、内容设计、时间安排、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综合考量,进一步促进学生通过“心手相连”内化劳动精神。

    (作者单位分别系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南昌市豫章学校教育集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