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当学生说喜欢这门学科,却不喜欢上我的课时,我并没有求教于同事和专家,而是设计教学问卷后,向经常被我们忽略的教学对象请教——
当我交出“课堂设计权”
史建筑

    从教之初,有两件事触动了我。

    其一,当时教育局每年都要进行“教学视导”,教研室几位教师现场听了我的课,给出的评价是“教学素质不错,但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当时,我对“教学任务”一词有些懵懂,就追着听课教师请教,得到的答复是“学生收获不大”。

    其二,课下跟一名喜欢读书的学生聊天,我试探着问:你喜欢语文课吗?学生回答:我喜欢语文,但我不太喜欢语文课。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杀伤力”:因为我的“参与”,竟让一个学生失去了学科兴趣!

    这两件事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导致从同行到学生都认为或感觉收获不大。我决定深挖根源,向内归因,于是设计并收集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份教学问卷。

    发放问卷前,我在班上向学生坦诚地谈了我的困惑,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大家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当时,我急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和具体困惑,因此问卷形式大多是释放具体问题,意在收集学生的真实表述,如问卷的前两个问题分别是:你认为近期上得最好的是哪堂课,好在哪里?你认为近期上得最差的是哪堂课,差在哪里?

    收集了第一个问题后,学生的反应如我所料,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好的课是《我与地坛》,理由如品味了母亲步履“茫然又急迫”等关键词,赏析了“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的表达创意,体味了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但收集第二个问题时,我不禁惊住了,班里几位语文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在他们认为的“差课”里,填的竟然也是《我与地坛》,理由还惊人相似,“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比较细碎的分析,把文章的意蕴给破坏了,我们希望多一些安静读书的时间”。

    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截然不同的回应,让我陷入了沉思:同一篇课文、同一个设计、同一个课堂、同一位老师……在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却大相径庭,问题可能就出在“同”上。即使同年龄、同年级、同学科,但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起点、理解水平、解读角度、当下需求各有差异,因此在统一模式的班级授课制之下,自然难以满足各层级各类型学生的需求。

    后来,这一思考直接被我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近10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语文分层分类课程的建设和学习路径的探索,想尽办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到当年的教学问卷,我当时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是:你认为迫切需要改进的课堂环节是什么?请具体说明。

    这个问题的本质,相当于教师“交出”了课堂设计权,因此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从新课导入到课堂重点,从小组讨论到课堂展示,他们的思考和建议几乎覆盖课堂的各个环节。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学生对“老师让学生推荐课文精彩部分”环节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于精彩的文章,老师常常让我们推荐好句好段,并说明推荐理由,这个设计的出发点很好,锻炼了我们的发现和审美能力,但每位同学推荐的内容不同,如果按照同学主动发言的顺序,一般不是文章的写作顺序,甚至忽前忽后,就会影响我们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从得知学生这方面的感受开始,30多年来我一直注意个别理解推荐与文章整体感知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方式也灵活多样:有时控制分享范围,这样就不至于大范围地跳来跳去;有时先让学生报出分享点,再重新排序分享,既照顾整体理解,又鼓励个别分享。

    如果按照现在的表述,我当时还设计了“评价”方面的问题,如第四个问题:你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收获怎样?请具体说明。

    当时问这个问题,其实等于“找虐”,因为我明明知道学生感觉收获不大,但我就是想知道他们的真实感受。问题中标注了“具体说明”,也是想了解具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贴近学情,改进教学。

    有位学生的回答对我启发很大,也是我一直思考但至今都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该学生写道:“每节课后,我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会了。”直到现在,这都是一个学术含量极高的“诊断评价”问题。

    对呀,学生凭借什么知道自己“会”还是“不会”,或者“会”了多少;学生是否清楚自己的认知“进度条”;学生下课走出教室时,与上课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一直试图在这方面作出改进,如设计“前测后测环节”“出门条游戏”“表现性任务”等,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学习评估体系,至今还在不断探索中。

    如今,回顾自己的第一份《教学问卷》,我的感悟颇多。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教师入职之初,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困惑,实属正常,因此不必焦虑,要把“问题”当“课题”来对待,潜心研究,定有收获。

    多去做“教与学”的换位思考。教学中遇到困惑,我们本能地求教于同事和专家,却经常忽略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我们应该多去做“教与学”的换位思考,问教于生,问需于生,然后收集问题进行分析,追溯问题根源,寻找解决路径。当然,这个过程旨在研判学情,而非一味迁就学生的需求,毕竟了解学生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

    要相信“真诚”“真实”的力量。学生是否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当我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愿望时,大部分学生都会非常理解,他们也愿意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建议,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宝贵素材。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