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经验之谈
把“真问题”转化为“真课题”
吴久宏

    我刚参加工作时,初中生物是非中考科目,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不太重视。我每天重复着单调而程式化的讲课内容,初涉讲台的热情被无情的现实渐渐磨灭。一时间,我成了一只迷途的羔羊:怎样的教学才是追求的目标?怎样的规划才是人生美好的蓝图?怎样的方式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幸好,我很快就找到了促使自己成长的“路径”——阅读、思考、研究。此后,多少个不眠之夜,我孤独而快乐地跋涉在生物教学研究的“小路”上。一张张被仔细勾画的书页,一本本工工整整的摘抄,记录着那些寂寞而又充实的时光。

    我不仅精心备课,上课前还反复试讲,生物课堂上,学生的手举起来了,笑容灿烂了,下课后到办公室求教的学生多了……能够用专业知识抚慰农村学生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我享受着来自教学研究的幸福滋味。两个月下来,学生都非常喜欢上生物课,而家长的好评和同事的鼓励,更坚定了我将生物教学研究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勇气。

    伏案窗前,挑灯夜读,我细细品味白天的课堂片段,让思绪随笔尖在纸张上如音符般流淌起来。有感于当时初中生物教师普遍存在的“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现象,我认为要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丰富实验课组织形式,开齐开足规定实验,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这些思考形成文字后,发表于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杂志上,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3个年头。

    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我的热情和激情都被点燃了,不断在生物教学的土地上开垦、播种,同时把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真问题”转化为教学研究的“真课题”,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针对高三复习课学生兴趣不浓、被动服从的现象,我大胆尝试改变课堂组织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研究报告《“变”则“通”,“通”则“达”》发表于《教学月刊》上;针对教师对“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迷茫,我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具体实例所写的《“用教材教”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如果说接地气的课堂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那么课题研究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近5年来,聚焦“深度学习资料包开发”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实验教学研究”两项省级课题研究,我带领工作室10余位成员参与教学研究和课程资源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课题成果获江苏省南京市教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有20余篇课题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美国学者波斯纳在多年前关于教师成长有一个经典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今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并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当以教学和科研打开成长通道,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双向奔赴。而走向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让我体验到了沉思的快乐、推敲的奇趣、成功的喜悦。在我看来,理性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深沉的幸福,能够让自己的精神行囊充盈而饱满。

    (作者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