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问题链
——以《老人与海》的问题链设计为例
展嘉易

    提问是较为普遍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学生往往可以获得学习内容的引导,对课堂的教学重难点有更好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借助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捕捉第一手课堂生成,以此调整课堂的流程,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标视域下,优化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环节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提及教师提问的策略,研究文献与教学指导种类繁多,其中既有统观性的大单元问题设计原则与方针,也有具体课堂中的实操与技巧。去年,我曾开设《老人与海》的区级公开课,其中由问题设置提升至问题链设计的尝试非常值得探索与分享。

    课前提问:单元设计在单篇教学中如何体现

    在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开始之前,我曾做过单元导入,介绍了单元导语和单元研习任务后,布置“写出你认为的本单元学习重点与你可能遇到的学习难点”的作业。

    这一学习活动非常有必要,根据这一问题的回答,我可以首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高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阅读基础,也已经借助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产生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知识关联性。在此基础上,阅读长篇文本并梳理情节与人物等对学生而言不成问题,但是在赏析语言与作者写作意图时容易产生困难。

    因此作为整个问题链的开端,我根据课前提问与学生反馈,从教材编排上进行研究,本单元四篇课文各自独立成课,没有合编。四篇小说风格迥异,在教学要求和重点上也都有所不同。这就可以体现出这一提问设计的第二重优势:立足单元,为单篇教学作出启示——《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作为现代小说,与前两篇课文侧重反映社会文化面貌相比,它们更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成长与发展。《老人与海》节选了老人与鲨鱼奋力激战五个回合的精彩片段,在作家精准生动、简明凝练、充满张力的叙述中,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课中提问:课堂主问题如何落实

    《老人与海》作为一部经典文学名著,有部分高二学生在少儿时期或初中阶段已经有所阅读;另外,高中英语学科在高一下学期也已学过《老人与海》的节选(对应语文教材课文的第5—12小节),因此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而言容易理解。但这未必是好事,因为学生会简单地对人物形象停留在标签化的“硬汉精神”认识。

    立足学情,我设置了课堂的主问题:“硬汉”有何精神特质?本文如何凸显这一硬汉形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文本的分析与研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名著,难点就在于如何依靠40分钟的短暂时间让学生体认到名著的特质。这就非常适合教师借助问题链的方式,在提问设计上带着学生寻找选文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名著的特质。

    由此我从学生的体认出发,设置了如下问题链:

    1. (为何不称老人为“莽汉”)能否提出“硬汉”与“莽汉”的区分标准?

    2. “硬汉”的精神特质是怎么样的?(能从结局定义“硬汉”吗)

    3. 作品如何在五次搏斗中凸显这些特质?(在时间顺序下,五次搏斗的情节设置重复吗?五次搏斗的差异如何体现?前后两次搏斗的关联如何呈现)

    4. “硬汉精神”与学习提示中的“人类灵魂的尊严”有何关系?

    5. 为什么在高中阶段要学习一篇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小说?(我们如何把世界名著当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来学习)

    问题链的设置清晰明了,我将其呈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与活动的小标题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各环节的阅读重点,因此能有的放矢地进入文本中寻找信息。学生在逐步的阅读梳理与难点探究中,不断深入到主问题的解决中去,最终有效达成整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分析课中的问题链,我认为,提问设计的底层逻辑如下:

    名著特质——世界名著的阅读教学,如果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终点会落实在哪里?

    课文反映程度——课文作为节选,在有限的篇幅内多大程度反映了名著的特质?

    有限已知如何体认——学生借助这堂课的学习能体认到多少已节选的特质?

    这样的底层逻辑实际上反映的是课前提问的成效。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环节考虑到世界名著与语文教材的矛盾和区别,也就是彼此母题中文学与教育学的区别。

    因此我认为,高中语文课堂的名著阅读教学提问,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提前了解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必须根据学情最大程度引导学生体认名著的特质,必须避免结论先行。唯有这样才能发挥提问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课后提问:如何以课堂所学解决未知问题

    在整节课的最后,我布置了两个补充问题:

    1. (选做)补充阅读《灾难面前,文学不应该是什么?》,结合本文品味其对战后的民族,甚至对于灾难后的人类尊严的高贵性。

    2. (选做)补充“存在主义哲学”、萨特“行动的哲学”,理解迷惘一代的哲学意蕴。

    小说的教学内容繁多,包括形象、主题、文化、艺术与建构等诸多方面。在“双新”课堂正式落地的大背景下,我始终在思考:如何以提问作为导向,以问题链作为抓手,用学生的有限经验和文本阅读材料突破他们自己的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本堂课的补充问题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思考,以学生的内驱力逐步推动教师的增长力,是我始终遵循的目标,也是本堂课后对自己提问策略反思的最大收获。

    世界名著的阅读仅仅凭借课堂的40分钟难免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学生也未必能切实理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写法。因此在问题链的末尾,需要教师对课程教学留白,需要学生课后自己花功夫补充与衍生。而这种进阶要求也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课前提问关注学情确立单篇在单元中的定位;课中提问稳定落实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解决;课后提问印证所学并继续发展突破已知。以问促学,我将这三部分共同形成一堂课的问题链,让学生在提问中学会思考,在回答中促进成长,在答疑解惑中体悟语文的魅力。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复旦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