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儿歌助力识字教学
王序梅 潘 科

    “一扇大门轻打开,只见一人走出来。那人右脚往上勾,看见我就迎上来。同学们,这是什么字?”

    “是看见的‘见’字!”

    儿歌与识字教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契合点。儿歌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愉悦的歌唱过程中轻松记住生字,从而增强记忆的效果。同时,儿歌通常以生动的情境和形象的语言呈现,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通过儿歌,教师创造富有想象力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生字,进而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儿歌的节奏感强烈,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反复吟唱儿歌,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潜移默化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

    具体而言,如何利用儿歌助力识字教学呢?

    选择适合的儿歌并注重学生参与。在选择儿歌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筛选。同时,要重视儿歌的教育性,选择那些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交能力发展的儿歌,确保儿歌的主题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儿歌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根据识字教学的需要,选择与生字词相关的儿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歌唱中自然而然地记住生字。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儿歌的学习和表演中,可以通过组织儿歌比赛、合唱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创新儿歌的教学方式。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游戏、表演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与幼儿的互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提高学习效果。同样,小学教师将儿歌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儿歌教授生字新词,让学生在歌唱中记忆;或者利用儿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也可以利用儿歌进行生字词学习的导入,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儿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歌唱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生字词的印象。讲解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儿歌中的歌词作为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儿歌相关的练习活动,诸如填空、连线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生字词,或者通过儿歌演唱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儿歌,以培养其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巧妙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等丰富儿歌的表现形式。这些生动的多媒体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的内涵,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互动,如儿歌表演、歌词创作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将儿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教师应将儿歌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儿歌。例如,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儿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休息时间;在节假日时教授与节日相关的儿歌,让学生在庆祝节日的同时识字认词。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儿歌识字,比如在回家的路上,或在公园里玩耍时,学生都可以尝试用所学儿歌识别看到的生字词,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

    家校共育,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儿歌,增强亲子互动;教师可以在学校组织儿歌表演、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将儿歌融入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发展,丰富情感的表达,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一定的趣味性和游戏性。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灵璧县禅堂中心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