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聚焦新时代师范生发展
《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3)》发布

    本报讯(记者 黄浩) 日前,由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教师发展报告2023》成果发布会暨师范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活动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该报告以我国师范生发展为研究基点,总结了我国师范生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呈现了我国师范生发展的现实样态、挑战与影响因素,生动描绘了我国师范生发展的未来愿景。调研覆盖部属师范大学、省属师范院校、综合院校、高等专科院校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大一至大四年级10万余名师范生,旨在为新时代师范生培养提供数据支持、理论支撑与政策咨询,加快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调研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师范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师范生发展呈现5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师范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师范生在校人数逐年攀升、屡创新高,以2000—2020年为例,实现了150多万到320多万的跨越式增长。地域分布、性别比例、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实现。

    二是师范生发展层次跃升,质量显著提高。师范生发展水平总体较高,通过颁布师范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推行师范类专业三级认证模式,严控师范生入口与输出端标准、优化录取及毕业考核方式,师范生培养逐渐走向有序化和统一化,培养成果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

    三是师范生政策吸引力高,角色认同感强。近七成师范生能够充分认识相关教育政策,深入理解教育家精神内涵,从教潜质、从教意愿、从教意志、职业使命感均表现良好,外部建议、个人兴趣以及政策优势共同构成师范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动因,所占比例分别为63.57%、58.37%和33.58%。

    四是师范生学习投入多元,专业创造力凸显。师范生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习生活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如在线学习、听讲座或报告、社会服务或当志愿者等,学科转化、教学实践、综合育人、反思研究等专业能力较强,强调批判反思高阶思维发展,指向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卓越教师。

    五是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就业形势向好。融合本土经验与国际智慧丰富培养元素,聚焦教学变革与社会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就业目标明确、规划清晰、期待值高且政策成效显著,师范生职业愿景发展优势明显,91.38%的师范生期望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师范生发展存在从教志向内隐多重矛盾、学习投入行为多元偏差、学科转化能力多维不足、职业规划多源指向就业等问题。报告契合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针对我国师范生发展的总体现状以及面临挑战,提出了坚持长周期培养与终身追踪服务、宽素养基础与融合教师教育、高质量目标与大中小一体化、强化专业标准与提高吸引力、突出文化特色与学科前沿性等战略举措建议。

    据介绍,《中国教师发展报告》是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推出的系列研究报告,以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以前瞻性、科学性、敏锐性的研究视角,全方位审视并挖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每年推出一个主题研究,迄今已经连续发布四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