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 星期三
旧忆
牧童的夏天
薛杨州

    童年的夏天,我与我的花牤牛一起在山中度过。

    夏日的清晨,山中空气清新凉爽,鸟儿鸣叫;晨露挂在草尖上,在朝霞的映照下闪闪发光。脚下蜿蜒的山路旁有一处山塘,雨后山塘里积满了水,青蛙在那里放声歌唱,蝈蝈在岸边的草丛里恣意弹琴。走到山塘边我便会发呆,看看瓦蓝的天,听听美妙的天籁之音,瞅瞅青翠沾衣的杂草,再向水里丢几粒石子,然后才牵着花牤牛去山中放牧。

    到了中午,往往便下起雨来。闷,但不很热;雨也不大,不需要撑伞。一会儿工夫,看着云由远处的山垛口黑压压地过来,想躲闪也来不及了,不过山里的孩子不怕淋雨,淋了雨就像洗了个痛快的冷水澡。随着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下,我浑身被浇透,花牤牛身上也流下数不清的小河。雨来得迅疾走得也迅疾,刚才还是霹雳闪电,一下子又云开雨散、阳光明媚。雨后,山、水汽、梯田、蓝天,一尘不染。我牵着花牤牛站在山路上远观近看,头上是天、脚下是地,旷野里最能真切体会到什么叫“顶天立地”。

    下午,我去山里割牛草,畚箕里放着镰刀和半块甜瓜——甜瓜是母亲特意塞进来的。到了傍晚,边走边看山中奇异的晚霞,又是不一样的感受。有时还能碰上月亮,便在晚霞和月光下走路,那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深山中有许多山泉,泉水汩汩而出,冒着水花、散着清凉。每当渴了,我便到此饮水,我饮完牛也接着饮。牛饮完水甩甩头,打湿了我的脸,我就顺便洗把脸,或者干脆把泉水洒在身上来个“透心凉”。有时还会睡在草地上,享受只有我与花牤牛相依相偎的世界。

    东北角有一处小山名曰“小水山”,因三面环水而得名。这里水草丰茂,一入夏天草长莺飞。在此放牛不用牵着缰绳,也不用严加看管,任牛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吃草——因为此处除了青草就是树木,把缰绳挽在牛脖子上即可。

    闷热笼罩着夏日的原野。山坡上的蝈蝈耐不住酷热,在荆棘棵里、矮树丛中、乱草窝边,拉长声音合唱着夏天的歌曲。我对捉蝈蝈很感兴趣,先是全神贯注地分辨蝈蝈在哪里唱歌,确定了方位后便拨开蒿草、披开荆棘,小心翼翼地潜伏到蝈蝈附近观察。捉蝈蝈时动作要快——稍微慢一点蝈蝈就跑了,它们可是捉迷藏的专家;再就是不能怕葛针扎刺,好的蝈蝈往往躲在葛针窝里,真想捉到是要付出代价的。我把捉到的蝈蝈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秫秸笼子里,再在山坡上掐些南瓜花作为它的食料,中午回家后把笼子挂在院中的树上,晚上吃完饭在院中乘凉时便能听到蝈蝈的歌唱,那动听的旋律给夏夜带来丝丝清凉。

    小水山脚下就是清凉的湖水,夏日湖水漾漾,散发着水草、苇叶、荷叶的清香。水下是光滑的石板,顺着山脚一直延伸到烟波浩渺的湖水中,这里是天然的浴场,也是躲避炎夏的好去处。每天都要洗澡,每天都要打水仗——你撩起一捧水泼向我,我撩起一捧水泼向你,互不相让,闹成一团。湖水里有蚂蟥,不小心就被吸上,吸在腿上不要紧,拍几下就会掉下来;就怕同伴中有些喜欢恶作剧的,捉只蚂蟥放在别人屁股上,然后大呼小叫虚张声势,那人吓得赶紧上岸乱拍,引来一阵哄笑。

    洗完澡,我们喜欢躺在光滑的大石滩上,叽叽喳喳地说笑。这时,或聚精会神地看苇丛中起起落落的水鸟,或聆听酷热中躲在树丛中的鸣蝉,或讲天上地下的杨二郎担山撵太阳及狐仙鬼怪故事,或互相捉弄取乐……直到大人来叫,才极不情愿地牵着牛离开。

    童年的夏天是迷人的,夏天的滋味是悠长的,而那些山中牧童的日子,在我的回忆中则是永恒的。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