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系重大。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求“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教育,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构建形成合力的工作格局,着力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思政课建设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要努力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方可推动思政教育开新局、展新姿。
持重守正稳根基
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守正,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源浚流长、根深叶茂、履践致远。思政课建设必须守住根本、稳住根基。
一是守正方向道路。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增强思政课建设的思想自觉,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二是守正立场使命。思政课建设应坚守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历史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守正规律方法。思政课建设应坚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潜移默化、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有效性,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守正精神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学校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固本铸魂的根基,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和强大精神动力。
五是守正共抓格局。办好思政课是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合力办思政课,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系统推进思政课建设。
因势而变善创新
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和发展,唯有创新,才不会故步自封,才能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思政课建设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是创理论之新。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让思政课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推动创新理论的新思想新精神更快捷走进青年学子心中。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以新时代伟大成就、百年建党精神等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做到笃学真信。
二是创实践之新。首先应深化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教育体系,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真正切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让相应学段思政课程教学目标能落实落地,达成实效。比如,上海市突出抓实组织领导、抓细创新探索、抓好专业发展、抓牢协同联动,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汇聚育人合力。其次应拓展思政课育人格局,善用“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课程学习、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拓展工作“大格局”、建设教学“大课堂”、构筑实践“大平台”、打造育人“大师资”,综合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最后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形成思政育人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比如,天津市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育人,辅导员进宿舍办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4.8万名干部教师每人与10—20名学生结对子,落实“三全育人”。
三是创方法之新。思政课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只是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世界、认识社会的立场、观点、方法,需要教会学生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矛盾分析方法等。学校必须持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充分引入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因地制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增强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
抓牢教师是关键
思政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从源头抓起,选好苗子,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贯通培养,为思政课教师队伍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严格控制思政课教师的选用标准,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加大思政课教师培养力度,优化管理、考核、激励、保障制度,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中的教学和教学研究占比,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方面;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相关岗位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聚集一大批讲大局、有情怀的优秀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充分激发出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思政课真正发挥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实效。
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应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推动思政教育行稳致远。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巴渝学者讲座教授〕
|